公交车车长白斌
公交车监控视角。
公交司机礼让救护车获赞扫码观看视频
晶报讯(记者 熊小敏 通讯员 刘明/文、图)有一种文明叫“45°让路”,有一种安全感叫“无忧避让”。近日,深圳巴士集团公交司机主动礼让救护车,让出生命通道,获得市民点赞。近年来,深圳交警启动救护车“无忧避让”制度,打消司机顾虑,培育深圳人良好交通习惯,助力城市交通文明建设,更让人感受到深圳这座城市的温暖和力量。
让出生命通道
司机礼让救护车获赞
1月21日21点53分,深圳巴士集团第二分公司龙华车队的驾驶员白斌在驾驶车辆途经龙华大道民安路口时,发现后方有救护车警灯闪烁、警笛鸣响。但因正值红灯且三个车道均有车辆等待,救护车寸步难行。
考虑到等待救援的伤者处于分秒必争的时刻,白斌果断将车向左前方约45度开出,为救护车打开通道,随后停在斑马线上继续等待绿灯。“看到救护车在身后,我第一反应是安全礼让。”白斌笑着说,“经过观察周围,确保没有安全隐患时,我第一时间让出了车道。”
白斌是众多文明礼让司机中的一员。2月26日23时15分,正值雨天,深圳巴士集团第二分公司龙华车队M401线驾驶员李轩驾驶大巴车在途经龙华大道和民安路口交通岗处等待红灯时,听见后方传来急促的警笛声。他通过后视镜发现一台救护车从同车道后方驶来,李轩立即启动车辆,45°向前驶出,停在前方斑马线上,让出一条生命通道。闻笛而动、爱心避让,这是属于深圳司机的默契。看到救护车靠近,他们45°让路,避让动作堪称模范!
好人好事频现
希望让人体会到深圳的温暖
“白斌和李轩的行为也得到公司表彰,我们通过车队的培训以及相关激励机制宣导,车队里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据深圳巴士集团第二分公司龙华车队副队长陶水兵介绍,车队会在每月员工例会,或者开展交通安全文明等主题小班会上,对所有员工培训宣导。
记者获悉,这些培训包括技能培训,对可能出现的状况,车队通过培训,进一步明确操作指引,强调礼让也必须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进行;对那些特别需要避让的车辆进行宣导,比如遇到救护车、消防车、工程抢险车等,都要尽己所能进行避让;消除驾驶员对避让行为可能造成违章的顾虑;同时,对文明行为进行加分奖励。
文明礼让急救车是每位司机需要遵守的职业规范,更彰显出一座城市的文明高度。“作为公共交通司机,我们不仅是载着市民的运输者,更是城市精神文明的传递者,让更多人体会到深圳的温暖。”白斌说。
车辆无忧避让
彰显深圳文明底蕴
路遇救护车,你会怎么做?深圳车友为我们交出了令人感动的答卷。记者了解到,早在2014年6月,深圳市交警局与市急救中心率先在全国联合推出救护车“无忧避让”制度,针对不避让救护车的社会车辆进行整治、处罚,同时对因避让救护车而违法的车辆采取免罚制度。当白斌将当天事件经车队向交警部门报备后,便被取消了红灯越线违章行为。“给深圳交警点赞,在文明礼让过程中打消了司机顾虑,共同为生命让出了绿色通道。”白斌说。
车流中接力“让”出的生命通道,彰显了人性的温度,也得到了网友们的一致点赞。那么,路上遇到救护车应该怎样安全避让呢?交警部门提醒,驾驶员应视路面具体情况而定,如遇各车道排队缓行或交通拥堵,救护车在后方同一车道时,应当开启转向灯向左或向右变道让行;若驾驶员驾车与救护车行驶在同一车道,且该路段仅有一条车道,驾驶员在救护车前方同向行驶时应加速通过,有条件靠边停车的应及时靠边停车让行;遇前方路口停止信号等待放行时,同车道内的前车应在保证行人安全的前提下靠边让行。
在深圳,文明避让救护车已是常态,它既反映了深圳人良好交通习惯的养成,又折射出城市的文明,让人们感受到一种温暖和力量。
相关数据显示,过去6个月,“无忧避让”系统共记录有300余辆车主动避让执行紧急任务的救护车等特种车辆。
新闻推荐
本报讯(龙华新闻记者陈欣通讯员杨敬如成采桦孙运良)近日,龙华街道以党建引领妇建的方式开展社区妇联换届选举工作。辖区1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