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亲子园、诗经楚辞文化园、军民建家园……近日以来,深圳罗湖的这些社区花园受到了不少人的关注。不同于其他社区花园,他们可是由居民、学生等广泛参与建设而成。去年,在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美丽深圳社区共建花园工作手册》的指导下,罗湖区组织建造了15个社区共建花园。包括9个小区型、2个街边型、2个校园型、2个单位型,其中还包括3个在屋顶开展共建的花园。累计组织34场工作坊活动,1183人次参加。
对标国际一流,公众参与城市建设和管理是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社区共建花园作为城市绿色公共空间的一种形式,强调公众参与,倡导亲自然的城市健康生活,已被确定为花城建设“八年成规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市民共享“花样生活”提供重要载体,是引导公众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的创新模式。
近60%已有或愿意组建团队参与花园建造或运营
据了解,在社区共建花园的前期准备阶段,罗湖区通过机关系统内部发文、政府官方公众号及多家主流媒体多方渠道充分发项目选点征集,广泛征集辖区机关及企事业单位意见。两周就收集到有效问卷62份。填写问卷的市民中近60%已有或愿意组建团队参与花园建造或运营。
选址地点基本覆盖辖区各街道,其中,翠竹街道7份,东湖街道5份,东晓街道6份,桂园街道3份,黄贝街道7份,莲塘街道12份,南湖街道5份,清水河街道8份,笋岗9份。选址类型全面囊括社区共建花园各种类型:小区型、街边型、公园型、校园型、单位型。其中60%以上为小区型,57%选址面积为200平方米以内。
为高效开展社区共建花园建造活动,利于开展花园后续运营管理工作,助于推广社区共建理念,罗湖区原则上优先考虑校园型及群众基础较好的社区、单位,尽量选取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现状景观不佳有迫切改造需求、且远近期无建设计划,无荷载、漏水等安全隐患的场地。
初步筛选后,罗湖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选取翠北实验小学、洪湖小学、高嘉花园、广岭家园、人力资源局食堂屋顶等5处组织开展社区共建花园,另提出30处选址供10个街道办参考,指导其各自组织完成1处社区共建花园。
在社区共建花园筹备建造过程中,罗湖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邀请具有丰富共建经验的深圳市绿色基金会、大自然协会、深圳草图景观设计有限公司、深圳市时尚产业创新研究会、深圳市罗湖区捌零柒社区公益发展中心等单位介绍和分享社区共建花园参与式设计、建造和运营的项目案例。同时与罗湖区妇联联动,将社区共建与儿童友好建设相结合。
各街道根据自身社区群众基础情况,与社区居民、学校师生、单位职工、社区工作站、退役军人服务站、党群服务中心、社工组织等等紧密结合,以花园营造为契机,切实落实社区共建共治共享。
花园各具特色,提升辖区生活幸福感
改造后的花园更加时尚有特色,成为了社区居民最喜欢的休憩点。其中,时尚叮当小花园(高嘉花园社区共建花园)建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17年年初,是目前已知的深圳市最早的居民自发“共建花园”。在自发地组织和新南社区的协助下,居民们纷纷“扛起锄头”走到小区内的空置绿地中,对自己身边的环境和家园进行改造。三年来,居民们各自分工,主动承担起维护和不断完善花园的责任,并“拖家带口”将花园建设变成亲子活动,将“共建花园”变成一条紧紧的纽带连接起邻里街坊之间的人情味道。“其实建社区花园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创造一片属于我们的地块,有空的时候一起在旁边欣赏、休闲,也可以一起通过建花园增进邻里感情。”居民美好姐这样说道。
2020年新冠疫情袭来,跨境学童无法返校上课。在罗湖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的指导下,罗湖区妇联联合黄贝街道办在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的屋顶开辟了这样一方新的天地,组织跨境学童家庭参与共建社区花园。孩子们为花园取名“容融”,第一个“容”是“包容”,第二个“融”是“融合”,寓意包容融合,快乐成长。
建造过程中,孩子们惊喜地发现自己的每一个设想都巧妙地在花园里呈现出来,沙生植物、雨水花园、香草植物还有深圳的市花勒杜鹃和香港的紫荆两两作伴,呈现想法和景观的多重融合。“这里还有桑树,未来我还要带着孩子们一起养蚕,一起领略丝绸文化,一起讲我们丝绸之路的故事和国家一带一路的政策。”区妇联工作人员说。
小学社区共建,还有军民共建
“藚”这个字,你认识吗?你知道是什么植物吗?“幽兰、浮萍、桢、菅”这些在《诗经》《楚辞》里的植物,如今都出现在深圳市洪湖小学的诗经楚辞花园(洪湖小学社区共建花园)中了!
洪湖小学紧邻洪湖公园,学校致力于打造“荷文化”,积极探索构建了“荷美”课程体系,以“荷文化”育“荷少年”,有极好的自然教育基础,形成特色校园文化名牌。当洪湖小学遇上社区共建花园,又擦出了不一样的火花。花园选址在入口阶梯两侧的平台之上,以《诗经》《楚辞》为主题,种植了40余种来自古文里的植物。每一个植物标识牌上都记录着植物的古名和学名,还配有拼音和古诗词的出处。
下一步,学校还将围绕花园开办一系列校本课程。例如研究这些植物名称的变迁、举行古诗词诵读比赛、结合美术绘制自然笔记,让花园成为传统文化的最好载体。学校负责人表示,诗经和楚辞中的植物大多有美好的含义,让同学们在认识植物的过程中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美德,达到以美育德的目的。
在“作战指挥部”讨论花园设计是什么感觉?东晓街道办邀请了十位退伍老兵在退役军人服务站开展了一场特殊的“作战会议”。他们如今以普通社区居民的身份参与到“社区共建花园”活动,一边讲述军旅往事,一边探讨花园设计想法和理念。大家讲起部队生活,五角星在记忆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军民建家园(绿景山庄社区共建花园)就以五角星为重点元素,通过地面铺装、种植形状、灯具、装饰不断强化,还有弹匣箱、小飞机花盆种植可爱的花卉。
互动
新一轮社区花园建设将开始
如此精彩的花园变身,心动没有?2021年这些花园们还将在居民、师生和职工的呵护下继续发生有趣的故事。同时,新一轮社区花园建设也将开始,欢迎你共同参与。
本版采写:家园报记者 张一鎏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魏秧子通讯员谢粤蕾)“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3月16日下午,铿锵有力、饱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