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讯 (记者 叶洋特 朱冀) 近日,记者走访坪山区多个小区,了解坪山在基层治理方面取得的创新经验和显著成效。近年来,坪山区积极探索民生诉求改革新路径,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科技为支撑,着力构建基层治理“一网统管”、党群服务“一站通办”。
坪山区探索“党支部+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的治理模式,把城中村治理和城市花园小区治理现代化作为时代责任。通过系统谋划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着力打通制约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的“最后一百米”。
据了解,坪山区有个2015年建成的小区,由于业主对居住环境不满意,前后累计发生信访等事件50多次,近一半业委会成员相继辞职,业委会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为解决群众诉求,马峦街道选派科级干部孙巍担任该小区党支部第一书记。他经过调研很快发现了问题所在,主动联络小区党员,组织党员队伍学党史、上党课,增强党员凝聚力,发挥基层党员公共服务积极性。
同时,该小区牵头开展物业治理改革项目,开拓性探索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治理模式。随后指导成立业委会,以支委、业委交叉任职实现党支部的实质领导,管好、用好物业公司日常服务平台,使小区治理始终在党的领导下,实现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
除了党建引领,坪山区还依托民生诉求系统,使之成为基层治理的指挥系统、工作系统和预警系统,成为社区治理的“大脑”,解决了基层治理平台多、渠道杂、流程繁、事权乱等问题。2020年以来,坪山区民生诉求系统累计受理诉求事件超12万宗,办结率99.96%,平均处置时长3.3天。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很快得到办理,真正实现民生诉求“一网统管”“一站通办”。
此外,坪山区还在民生诉求渠道流程优化改革的基础上,创新推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民生诉求系统”改革,推动基层治理“一网统管”和党群服务“一站通办”有机融合,形成线上系统和线下阵地互补共促的治理体系。如今,在坪山区各社区政务服务综合窗口,居民可现场办理215项事务,可通过政务一体机在线办理176项事务,可办理88项下沉区直部门社区服务事项。
新闻推荐
以“机制+科技”织牢“安全双丝网” 马峦街道破解基层安全治理难题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吴璇玲通讯员戴国超曾金明)“三小”场所、出租屋、施工场所等地易存在安全隐患,向来是社区治理的“老大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