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是否可以调解?这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事实上,对于一些低危、偶发的家暴事件,如果当事人自己有意愿调解,专业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提供法律帮助和心理辅导,让这个家庭摆脱家暴的阴影。在宝安区,公安依法惩戒、妇联进行综合维权及心理疏导、司法提供人民调解及法律援助、法院核发人身安全保护令,以及社区后续的关爱帮扶,这些都在发挥着作用,无论是想通过调解让家庭重归于好,还是决定离婚,通过各个环节形成合力,受害者能得到有效保护。
低危、偶发的家暴事件,可以调解
夏蔓是宝安区妇联的一位心理咨询师,也属于宝安区三调联动工作中参与纠纷调解的“社会力量”。她参与的一宗低危、偶发家暴纠纷案例中,夫妻二人因孩子教育、家务分配、婆媳关系等问题时常发生争吵,直到一次争吵中妻子随手向丈夫扔出筷子,两人发生了肢体冲突。“我们反对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夫妻并不懂得有效地处理这些冲突,而是不断激化矛盾,导致出现偶发的暴力行为,这类个案我们会尝试用调解的方式帮其缓解家庭矛盾。”夏蔓说,这个案例中,夫妻二人的价值观存在冲突,家庭冲突日益升级导致出现动手的情况,如果及时普法和介入,或许可以帮助他们学习新的互动方式,二人可通过共同参与夫妻关系心理咨询等途径,应对婚姻中的危机。据悉,自2019年4月宝安区情感家事纠纷智慧调处系统上线运行,形成家事案件上报、工作任务自动分拨、分类处置、回访跟踪、在线督办考核智能化闭环管理,宝安区汇聚全区力量,从源头上预防,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家事情感纠纷带来的不良影响,减少了“民转刑”案件的发生。
此外,由公安部门对家暴施暴者开具的告诫书也有不小的威慑力。夏蔓处理过一宗学校转介的家暴学生案例,家长因孩子不写作业等原因对孩子施以暴力,学校发现孩子身上有淤青,立即告知妇联,妇联通过情感家事纠纷智慧调处系统上报,即刻转办至警方介入处理,公安部门依法对施暴者开具告诫书,家长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在家里打孩子是违法的。随后,心理咨询师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家长认识到法律规定的同时了解孩子身心发育特点,学会用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此外,该案件纳入网格员日常关注事项,网格员将加大巡查力度,妇联也将持续进行回访。
“我们制止的是错误行为,制止这种行为并不只有离婚一条途径,通过法律手段制止错误行为后,双方能更好地为改善家庭环境共同努力。”夏蔓总结道。
起诉离婚,
法律援助提供帮助
丈夫醉酒后经常无故动手,妻子忍无可忍,带着还处在哺乳期的孩子从家中逃了出来,却依然摆脱不了被殴打。
这是由宝安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的一个案例,“女方长期被丈夫殴打,我听她陈述事情经过时,都感到气愤,丈夫还会跑到她的工作单位,拽住正在工作的妻子的头发,猛地一拽,然后继续殴打。”据受理此案的法援律师介绍,此案已经被法院判离。
除了为离婚官司提供法律援助,宝安区为家暴受害者提供了心理辅导、人身保护令等支持。此案中,女方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后,男方依然千方百计找到女方,不时施加殴打行为,于是法援律师一面引导受害者进一步固定证据,通过区妇联和公安获取受害者求助和报警的记录,以及公安部门曾发给男方的家暴告诫书,作为有利的证据材料固定下来,一面向法院申请人身保护令,以保障女方的人身安全。“宝安区各部门的联动做得很好,妇联可以为家暴受害者提供全程指导,公安机关给施暴者开告诫书、法院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很及时,这些作为证据,在起诉中非常重要。”法援律师说。
此外,女方的心理状态也值得关注,尽管暂时远离了暴力,她的心理创伤仍未修复,对婚姻失去信心,也对未来的生活感到迷茫。据法援律师介绍,在帮助女方整理证据材料时,能明显看出她仍处在恐惧和激动之中,讲述时没有条理,甚至无法捋清自己的诉求。此时律师耐心地引导女方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妇联提供的心理辅导也对女方走出家暴阴影起了很大作用,让家暴受害者在逃离一段糟糕的婚姻后,有继续好好生活的勇气。
宝安日报记者 罗慧怡
■链接
对高危家暴受害者 法援放宽经济审查
据宝安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法援律师介绍,因遭受家暴起诉离婚、离婚后对方拒绝支付孩子的抚养费等婚姻家庭类法律援助案件主要有两种来源,一种是由妇联转介,另一种是家暴受害者自己到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寻求帮助。根据《反家庭暴力法》的规定,法律援助机构应当依法为家庭暴力受害人提供法律援助。据宝安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法律援助的对象,主要是经济困难的公民和特殊案件的当事人,家暴受害方提起离婚诉讼需要法律援助的,如果其状况经妇联认定为高危的情形,公安部门对施暴方开出告诫书或法院为其开出人身保护令,在经济审查方面会放宽。
目前,宝安区已经完成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区级除了宝安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以外,区人民法院、区人民检察院、区公安局、区信访局等都设有法律援助派驻窗口,可以直接受理法律援助申请;街道一级,十个街道司法所也设立了相应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可以接受法律援助申请;各社区工作站、党群服务中心也设立了公共法律服务站,安排专业律师值班,为市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求助者可就近选择。此外,除了线下实体平台,求助者也可以登录广东法律服务网,在法律援助版块提问,或者拨打27786696法律咨询热线,会有专业人员解答。
宝安日报记者 罗慧怡
新闻推荐
宝安日报讯(记者杨林通讯员温一鸣)3月12日下午,粤北山区始兴县司前镇庚靖学校26名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每个人都领到了深圳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