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慎毅
日前,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市教育局、市市场监管局发布《深圳市规范学生营养餐制作和配送工作实施方案》,从今年起,深圳将在各区试点建设营养健康食堂,并通过中小学生配餐信息平台实现“智能监控”,保障每个学生都吃得营养健康。
近年来,与中小学生息息相关的校园餐日益受到关注。目前,“吃得营养健康”的需求更加凸显。尽管很多学校也强调让学生吃得营养健康,但何为营养健康,多是厨师自己来掌握,在校园餐领域,立法、监管、评价等方面尚缺乏统筹规划与顶层设计。有的学生餐以火腿肠代替肉类、优酸乳代替牛奶等仍不同程度存在,并不符合营养科学的要求。有些学生餐因为学生感觉“不好吃”而造成浪费。
2019年4月1日,由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制定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正式实施,《规定》强调:学校应当根据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发布的学生餐营养指南等标准,针对不同年龄段在校学生营养健康需求,因地制宜引导学生科学营养用餐。有条件的中小学、幼儿园应当每周公布学生餐带量食谱和营养素供给量。但由于校园餐的日常监管呈现多头管理态势,如果没有常规有效的系统管理体制,这个规定就很难执行到位。
根据深圳方案,启动试点设立营养健康食堂,营养健康食堂每餐供应的食物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鱼禽肉蛋类、奶豆及坚果类等四类食物中的三类及以上。提供纯牛奶、低糖酸奶等奶制品,不得使用乳饮料。在食堂内,也不得售卖高油高脂高糖的食品。同时,营养健康食堂还要配合学校和专业部门针对学生超重肥胖、营养不良、贫血等营养相关性疾病制定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方案,为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营养餐,并设置特殊菜谱,为超重、肥胖学生提供合理的营养餐,选择性提供促进生长发育、保护视力、改善贫血等特殊主题菜谱供学生选择。
营养餐有了明确标准,谁来监管?深圳开发了中小学生配餐信息平台。这个平台可以实现监管、营养配餐、膳食评价与指导培训的功能,系统可以自动计算每餐的营养量,也能监督学生餐是否减盐减糖减油。此外,家长也能通过系统,查看孩子在校用餐食谱及营养素分析的情况,还能获取家庭平衡膳食配餐的指导。与此同时,系统也将建立公共食谱库,为一些中小配餐企业提供营养餐食谱共享。在此基础上,深圳方案也将建立家委会参与学生餐配送的监管制度。
深圳方案打造的这套常规有效的系统管理体制,让学生餐吃得营养又健康变得有规可循。由深圳方案看深圳学生餐升级的思路,正是供给侧机构性改革在校园餐上的应用,抓住学生和家长的更美好需求,保障整体,兼顾个体,让学生餐满足每一个人的营养需要,也为预防营养不良、超重肥胖等营养健康问题承担起学校责任。
当今校园如何根据学生家长的诉求,在解决现实问题的同时,如何创新思路促使德智体美劳教育全面升级,深圳思路为各地提供了丰富的联想空间。
新闻推荐
中国田径协会短跑项群基地赛男子百米 苏炳添创赛季世界最好成绩
据新华社北京3月20日电2021年中国田径协会短跑项群基地赛(第三站)20日在深圳大运中心举行。中国飞人苏炳添在男子100米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