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龙光物业在社区开展体温监测。
■ 深圳特区报记者 秦绮蔚 通讯员 魏会学
1981年3月10日,中国内地第一家物业管理公司在深圳诞生。此后40载,中国物业管理行业披荆斩棘,从深圳1家发展到全国近25万家物业管理企业,从数名从业人员队伍壮大到全国近千万人,从房地产公司一个附属业务部门发展成拥有万亿营收、40多家上市企业的独立行业,物管行业40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业内多项第一在深圳诞生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名誉副会长、深圳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会长曹阳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从成立首个业主委员会、首家物业协会,到出台首部地方物管法规、首次采取公开招投标;从率先实施企业资质管理办法、推行物业管理持证上岗制度,到率先探索绿色物业管理与智慧社区……深圳物业企业在改革发展中推出的每一次创举、取得的每一项业绩,是党委政府开放包容、信任支持的结果,是广大物业人开拓进取的结果。
40年来,中国内地物业行业的多项第一在深圳诞生,彰显了敢闯敢试的特区精神,确立了深圳物业管理在国内的领头羊地位,成为中国内地物业管理改革的发源地与风向标。2014年,深圳彩生活服务集团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率先上市,吹响了物业管理进入资本市场的号角,物管行业进入大发展的新阶段。
●“深圳力量”辐射带动作用强
曹阳说,深圳物业管理行业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改革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在深圳市社会组织管理局、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的带领下,深圳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国内率先建立了行业自律管理体系、企业综合实力排名制度、业主满意度深圳指数测评体系、星级项目经理评价机制等。这为深圳物管行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涌现出万科、中海、长城、招商积余、金地、彩生活等一批龙头企业。
深圳物业行业不断提高“走出去”的竞争力,由一马当先到万马奔腾,在全国一盘棋中充分发挥了经济特区的辐射带动作用,集团型、总部型物业服务企业由当初的一家增长到如今的数十家。
据《2019年度深圳市物业管理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9年深圳市物业服务企业在管物业项目数量达到20591个,在管面积27.09亿平方米,深圳物业企业在管外地面积是深圳本市的近4倍;行业总产值也从2012年的196亿上升到2019年的千亿元;在全国500强物业企业排名中,深圳66家物业企业上榜,占比13%。深圳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地方物业管理协会”“5A级社会组织”等多项荣誉。
●积极推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
2018年夏,深圳遭遇强台风“山竹”袭击,停工、停业、停课、停市。全市7000多个在管物业项目和30万名物业人坚守小区防灾救灾一线,守护业主和物业安全。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深圳物业协会第一时间募集23.5万元抗疫专款和8批防疫物资、组建400余人的志愿队支援武汉。1500多家物业企业克服人手严重不足、防疫物资紧缺、岗位易感风险和企业成本陡增的困难,在全市在管的4000多个住宅小区、3000多个其他类型的物业项目,为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胜利守好医院和社区战疫主阵地。
“40年来,无数物业人用热血与青春、奉献与牺牲,树起了平凡英雄的丰碑。”曹阳说,“为保护业主财产安全与歹徒搏斗英勇牺牲的怡和兴物业安管队长颜炳健、万厦居业员工杨卓辉,在危险区域放置警示标志时遭遇突发地陷因公殉职的之平安管队长杨喜兵等,我们永远铭记!”
新闻推荐
■深圳特区报首席评论员姚龙华工信部部长肖亚庆8日在全国两会第二场“部长通道”上表示,保持制造业比重稳定,不仅仅是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