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声
往事在时光里悄悄流走。深圳龙华区的观澜老街,不经意间在我的梦里萦绕。在观澜老街的繁华里,珍藏着观澜古墟的历史记忆,有点像故乡的老街,有着岁月的斑驳、低矮的房子、窄小的街道,商铺林立,呈现出一种古朴的繁荣。
蓦然回首,许多年前,我在观澜大布巷工业区的工厂里,为生活与梦想忙忙碌碌。在那个年代,逛街是一种快乐的休闲方式,下班后,我们三五成群,走出工厂的喧嚣,一路欢声笑语,走向观澜老街,在观澜市场,顺便找一个小吃店,点份炒米粉。老板在灶台上忙碌着,朝我们吆喝着,加肉,还是加蛋?我们豪气地回答,两个都要。一会儿热气腾腾的炒米粉摆上餐桌,肉香扑鼻,鸡蛋脆香,葱花清香,几条青菜闪着油光。再点上一瓶饮料,解油腻又爽口,是最惬意的享受,胜过吃大鱼大肉。那时逛街购物,虽然都是一些日常用品,也可以跟小店的老板讨价还价。那时我们喜欢穿上新买的衣服,在古巷路口的照相馆拍生活照,邮寄给故乡的父母,让他们分享深圳的美。打工生活,简单快乐。
在观澜老街,有一处观澜古墟,古老的名字,带着历史的沧桑,让人浮想联翩。据资料记载,观澜古墟始于清朝早期,兴盛于清末民初,距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墟”在广东客家话里为“集市”之意。古墟,古代的集市街区。对于现代城市的深圳而言,那是一种远去的乡愁,一种城市的记忆。在城市高楼大厦的繁华之下,观澜古墟是一种低调的存在,安静地伫立在城市的一隅,一点都不张扬。
沿着观澜大街,静静走进观澜古墟。我们的青春岁月,就这样在悠悠的古韵里行走,仿佛穿越了时空。观澜古墟有十几条街巷,老街商业自古繁华,在这里,我仿佛听到匆忙的脚步声,仿佛看到了曾经的热闹景象。漫步观澜古墟,窄小的街道,青黑色的瓦片,灰白色的墙体,古朴的商铺,高高耸立的碉楼,客家风情的建筑,融合中西风格的民居。像一幅简朴的素描,画出了富贵的典雅与深远的意境。一种远古的情怀,在我探古寻幽的目光里蔓延。一种厚重的历史人文底蕴,在心里跌宕起伏。我默默凝望,观澜古墟像一个慈祥的老人,端坐在时光的深处。
观澜古墟,街巷悠长,恍惚间,我仿佛穿越了时空,走进一个梦幻的世界,走进了烟雨中的江南,如一帘幽梦。一个穿着旗袍的女子,撑着油纸伞,轻轻走过雨中的老街,高跟鞋踩着嘀嗒的雨声,细细的水花溅开,渐行渐远。她的背影宛如一首清新婉约的宋词,一直延绵到我的心里,低矮的古建筑错落有致,古色古香的意境,那是一种珍藏在现代化城市的古典之美。
走过老街,穿过古巷。不远处是观澜古寺,那是观澜人的精神寄托,朝圣之地,逢年过节祭拜祈福,香火一直旺盛,据说因此逐渐形成墟市,成为观澜古墟兴盛的起点。在古寺前有一棵参天古榕树,据说有167年的历史,寺里的神圣与灵气,滋养了这棵古树,穿越了百年时光,守护着观澜的安宁。
在古寺附近有一条河,叫观澜河。传说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位风水先生云游至此,看着波澜壮阔、绿水盈盈的河水,大赞好风水,从此留恋此地,每天清早坐在河边“观望波澜”,并在这里建了观音庙,取名“观澜”。一个诗意的名字,一个流传的故事,让观澜老街,充满了神秘的人文色彩。
观澜河,在时光里悄悄流淌。这是一块风水宝地,水路船运自古繁忙,白天河中桨声不绝于耳,夜晚老街灯火点点,充满诗情画意。
时光匆匆,走过观澜老街,走过青春岁月。当我再一次来到观澜老街,曾经的老街焕然一新,但有许多记忆依然年轻,一种感怀,不时涌上心头。走过的日子,走过的风雨,都会成为一种亲切的怀念。
新闻推荐
齐心协力共建同心林共植同心树 大浪街道开展2021年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本报讯(龙华新闻记者周德萌通讯员张青徐康勋)3月12日是我国的第四十三个植树节。当天上午,大浪街道在上岭排水源保护区内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