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球
阳春三月,家乡的大石山上,田野里,百花齐放,姹紫嫣红。可是,最令我难忘的还是家乡的黄花。百度上解释:黄花,学名密蒙花。黄花是当地人对它的俗称,有的壮族人把它叫做“花麦”。据老人家说,黄花流传下来的瑶族语的意思是“幸福到来”。这种花不是种在地里的,它是瑶族大石山上特别稀有的一种花。一座大石山能长几株已经不错了。
小时候上山砍柴,偶尔发现半山腰上金灿灿的黄花,别提有多兴奋,饥渴和疲劳全抛到九霄云外。靠近黄花树时,一阵微风轻轻拂过,飘来一股股暗暗的幽香,令人如醉如痴。黄花树枝丫上,小如米粒的黄花拥簇,你挤我挨,相亲相爱缀满枝头。黄花树实在是太少了,有时候翻过几座大山,还不一定找到一株黄花呢。傍晚担柴下山回家,肩头上挂着两束黄花,那是无比自豪的一件事。
曾经尝试过把石山上的黄花树连根拔起移到平地里种植。早晚浇水,护理得很好,希望黄花树快快长大,来年好摘黄花,就不用那么辛苦爬到半山腰去摘了。苦苦盼到开春三月,种在地里的黄花树却只开几朵黄花,也没有山上的黄花香,让我大失所望。听爷爷说,黄花的生长环境很有特点,都是生长在贫瘠的岩石缝中,只要有一丁点儿土,它就可以安家,而且开的花特别香,沁人心脾。在我的印象中,黄花树长得不高,最多只有成年人那样的高度。黄花树长不高有一个原因,每年人们采摘黄花时,习惯折断五寸长的花枝,好集成一把,再用青藤绑起来。这样年复一年,黄花树当然长不高了。
每年黄花树开花,各家各户都会采下一束束黄花,悬挂在堂屋横梁上晾着,让它自然风干。整个堂屋经常香气弥漫。有亲朋好友来或者逢年过节,家人会把风干的黄花取下来,简单用清水冲一下,放到锅里煮水,待水变成金黄色,把黄花捞出来,然后用过滤好的水拿来煮米饭。金黄色的黄花水煮出来的米饭,金灿灿的,一颗颗米粒晶莹剔透,散发出浓郁的花香,令人食欲大增,寓意“幸福到来”。而煮过的黄花会再次晾干,留着以后二次煮水。每年的清明节,老家人必须要用黄花饭祭祀祖先,以表达敬意和怀念……
这黄花饭一年也吃不上几次,因为山上的黄花树实在是少得可怜。
难忘家乡的黄花树,更难忘家乡的黄花饭。常年在深圳打拼,我很久没有吃到黄花饭了。不过随着快递业延伸到乡村,我会让家人把晾干的黄花快递过来,一解相思。
新闻推荐
本报讯(光明新闻记者杨曦)近期,深圳交警于在光明区开展占道施工管理专项行动,加强重点工程占道施工交通安全管理,对所有占道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