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日报讯(记者 张小葵 通讯员 洪延海)组建垃圾分类减量宣传科普馆、在全市首推“垃圾分类智慧溯源”模式,罗湖区清水河街道的垃圾分类工作创新经验值得学习借鉴。3月18日下午,福永街道有关领导率专项工作小组前往清水河街道参观考察垃圾分类创新经验,并开展座谈会交流做法。
据悉,清水河街道地处罗湖区,居住人口密集,生活垃圾产量不少。为了有效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清水河街道坚持垃圾分类宣传、督导、执法各项工作同步推进,并常态化开展。此外,街道力求创新、科技赋能,建成了集合科普分类环保知识、宣传环保理念、展示“再生”艺术、开展分类微课堂于一体的全市第一座街道级垃圾分类减量宣传科普馆;开展了“以物换物 "唤"醒减量”闲置物品展览交换集市活动,通过利用物品的流转宣传垃圾减量理念。清水河街道还在全市首推“垃圾分类智慧溯源”模式,通过“一户一码一平台”实现了“精细精准精分类”。
福永街道组织人员深入清水河街道学习考察该街道在垃圾分类方面的系列创新举措,并在交流座谈会上分享了福永的工作方法。据悉,福永率先提出创建宝安区垃圾分类先行示范街道,构建了以福凤站干湿垃圾分离减量示范站为主体,以政丰北路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示范点为辅的厨余垃圾分类收运和处理模式,同时在望牛亭小区、永隆小区探索打造智能垃圾分类示范小区。
座谈会上,福永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福永将进一步探索打造街道级垃圾分类科普馆,引进具有丰富的垃圾分类经验和执行能力的企业,加速推进街道垃圾分类工作继续走在前列、取得实效。
新闻推荐
▲百名学子走进红色课堂绘制美丽杜鹃花。通讯员王婧摄扫码进入深圳ZAKER视频《百名罗湖少年走进梧桐山“红色课堂”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