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都说“玩物丧志”,可有人玩鸟可能也会面临被感染的危险。据龙华区疾控中心介绍,今年2月以来,深圳市已出现鹦鹉热病例,龙华区疾控中心提醒家中养鸟的市民朋友,防控知识早了解,接触鸟类多警惕。
鹦鹉热衣原体常见于宠物鸟(孔雀、鹦鹉、鸽子等)或其他禽类(鸡、火鸡、鸭等)的组织、血液和粪便中,其在环境中可能存活数月。禽类加工者和宠物鸟饲养者暴露于病原体的机会最多。人类可通过直接接触病鸟或吸入它们的粪便或羽毛的粉尘,以及它们鼻腔分泌物的气溶胶而患病。部分禽类外表健康,但却可使人类患病。
鹦鹉热起病隐匿,有人可能长期无症状,或者以肺部受累为主要表现,有时也仅仅表现为不明原因发热而缺乏呼吸系统症状;通常潜伏期为5-14天,男性多见,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寒战、肌肉酸痛、肝脾肿大和胃肠道症状。部分鹦鹉热衣原体肺炎可能会相当严重,甚至出现呼吸衰竭。
龙华区疾控中心提醒,禽类饲养者平时接触禽类时,应注意它们有无异常表现,清除鸟粪时,应提前喷洒含氯消毒剂,并注意戴好口罩、通风、洗手等,鸟类可进食含四环素的饲料数月来预防鹦鹉热。当自己出现发热、乏力、咳喘等症状时,应及时去感染疾病科发热门诊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鸟类接触史。
新闻推荐
加大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力度 观湖街道开展环境治理专项行动确保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本报讯(龙华新闻记者徐蔚昕通讯员吴小峰)日前,观湖街道城市建设办公室、生态文明办公室,龙华生态环境局观湖所联合开展“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