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亚凡
约略记得是2001年秋,刚来深圳不久,在单位集体宿舍,我与一位同事,也是好友,聊到“刘若英”这个名字。我问:什么人呢?他说:台湾歌手啊,非常有名!他口气坚决。我是真的不了解的。
那时候,大家工作蛮拼蛮辛苦。歇下来时,用电脑上网听歌是一种消遣方式。于是我去搜刘若英的歌,一听就觉得挺好。此后听得多了,她的歌声融入了我们日子里、旅途中的欢畅情景,也伴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怅惘、孤单的时刻。她唱的《后来》可能是我最喜欢的流行歌曲,没有“之一”。这首歌,唱尽了每个人关于青春、背影的追怀,关于阴错阳差、茫茫人海的记忆。
当年单位后面的巷子里有间音像店,店名忘了。我被几个年轻人带着,也去租过影碟歌碟,看过几部刘若英主演的戏(那时还没有《天下无贼》等等)。她早期好些歌是影视剧主题曲和插曲。譬如她为自己主演的电视剧《她从海上来》唱了《原来你也在这里》,恬淡、隐忍而不掩渴望,就像剧中主人公张爱玲曾说过的——要放低,低到尘埃里去,再从尘埃里开出花来。她与黄磊搭档出演电视剧《似水年华》,两人分别唱了《明年此时》和《年华似水》,后来我在该剧的拍摄地浙江乌镇,听到了从水乡窗口溢出的熟悉的歌声,一晌欣然。同时我觉得,她的表演才华是远在唱歌之上的,此话不提。
2016年10月,写了小诗《分开旅行》。这首诗,其实我未着一字,全是歌名的连缀。题目亦为歌名。当时在题记里说:“这几天,在街头、在电视里,听到刘若英的歌,不由得想,她的歌确实最适合在秋日听。来不及忧怨,清爽的气息里心就舒展开去。黄叶小路长椅等等,可以想,也可忘怀,就这样,唱歌的和听歌的人都渐渐老了。这老,在日子里沉静又灵动,也是很美的吧。”
现在是春天,这几天经过一些路口、园地,看见花树的样子,以及雨后景象,感受到了淡淡忧伤中的生机和力量。紫荆繁盛,红的紫的白的,好像有开不完的花,一阵风雨后,落英满地,但树上色彩依然秾丽。黄花风铃木绚烂但有些脆弱,花朵会较快地飘零,而它们最早摇响“风铃”给城市传送了春之声,让人怜爱又难免叹惜。我看到的一片向日葵花,尚显稚嫩,正成长着,它们坚定地面朝一个方向。我想,这种种情状,也属于刘若英的歌。好的歌,让灵性流淌出来,让人与声音、与外物一起颤动,不应分什么季节和地点。
有空吗?听听歌吧,跟着唱唱也挺好。为自己,为朋友们一起走过的日子,为不能不老去的芳华,为对纯朴、清湛、真挚的不改变,为对生活远方的向往,为明知艰难而果敢前行的不放弃。
新闻推荐
光明今年首批12个新开工项目集中启动 总投资125.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0.7亿元
▲光明区妇幼保健院效果图。▲凤凰牛场周边地块拆迁安置房建设项目效果图。▲先进功能陶瓷及装备生产研发基地项目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