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疾控人高林(左)和彭伟军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新春佳节,本该是阖家团圆的时刻,有这样一群人却舍小家为大家,日夜坚守在防疫第一线。他们就是龙华疾控人,他们用实际行动在书写基层卫生防疫工作者的战“疫”故事,为龙华区平稳度过春节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林是龙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公室主任,彭伟军是龙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与传染病控制科组长。牛年春节,他们分别担任龙华疾控中心应急值班组的组长、副组长。春节应急值班,要随时处置传染病、食物中毒、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及公众关注的其他公共卫生相关事件,随着新冠肺炎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严防境外疫情输入仍是当前重点。
对以高林、彭伟军为代表的龙华疾控人而言,这个春节是从大年三十早上6点的一通紧急电话开始的,随之而来的就是紧急开展流调、消杀、监测等系列防疫工作。
20多小时查看144小时视频“复盘”活动轨迹
大年三十,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刻,家家户户都在精心张罗着年夜饭,忙碌了一年的人们与家人齐聚,诉说着这一年来的点点滴滴。但,这不是龙华疾控人的除夕之夜。
除夕当天,早上6点,值班手机响起!彭伟军一把拿起手机接通,电话那头报告辖区某隔离酒店有一例航班入境人员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挂断电话,疾控应急队立即动起来,快速前往报告地点采样送市疾控中心复核,安排人员赶往隔离酒店展开流行病学调查、疫点消杀、消毒效果评估等工作。
最重要的环节是流行病调查工作。这名境外人员从机场落地到隔离酒店、在酒店起居期间,是否有脱管?是否有密切接触者?这些问题亟需得到解答。龙华区疾控中心应急队伍迅速集结,在龙华区疾控中心主任林启辉带队下,8人兵分两路,一路奔赴宝安国际机场,一路赶赴这名境外人员所在的隔离酒店,共调取出该名境外人员入境后的144个小时的视频活动轨迹。
流行病学调查是阻断病毒的“防火墙”,调查者在蛛丝马迹中寻找可能的“密切接触者”。144小时,疾控中心流调队伍轮流对着视频资料反复查看,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以防错漏。足足20个多小时的摸排,从除夕到大年初一,龙华疾控人终于“复盘”出这名境外人员入境后的活动轨迹。幸运的是,这名境外人员自入境后全程处于安全有效的闭环管理中。
摸排结果乐观,大家松了一口气,抬眼已是大年初一中午,饥肠咕噜的他们,点个外卖、吃桶泡面,就算是过了除夕,迎来了新年。
大年初二半夜被惊醒起床做电话流调
大年初二夜里11点半,刚入睡的高林被一阵铃声惊醒,电话那头的隔离酒店再次报告有入境人员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报告呈阳性。
高林睡意顿消,马上着手向患者开展电话流调。“您在国外哪里工作?”“此前有没有接触过新冠肺炎疫情患者?”“是否接种过新冠肺炎疫苗?”“近期有没有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在随后约两个半小时中,高林反复地向患者确认各种细节,力图对患者抽丝剥茧地进行调查,期间,还需耐心安抚患者的情绪,想方设法帮助患者回顾。
放下电话,高林难以成眠,着手安排后续的上门核酸采样工作。此时的应急队员、实验室工作人员同样没有入眠,时刻盯着手机,跟踪病例的复核结果。
为及早发现潜在风险,龙华区加强对上述境外航班人员核酸检测频次。大年初三一早,高林、彭伟军带队,4辆采样车开出,奔赴不同的地点,12名应急队员全副武装,从早上八点忙碌到下午四点,和隔离酒店人员密切配合,顺利完成186人隔离人员的核酸采样及检测任务。
严防境外输入这场防疫战,工作内容日复一日,龙华疾控人时刻绷紧神经,没有半点松懈,无暇顾及过年和小家。“回想起来,我们的第一声拜年都是跟隔离人员说的呢。”彭伟军笑着说。
直到大年初六,疫情防控短暂告一段落,高林、彭伟军等龙华疾控人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假期的最后一天,他们陪伴的终于是家人。
龙华新闻记者 黄晓华/文 通讯员 贺小珊/图
新闻推荐
福城街道开展“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活动 学党史 学先进 学法律 送关爱
昨日,福城街道妇联举办“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主题活动。本报讯(龙华新闻记者黄晓华通讯员敬容/文记者陈建华/图)3月8日,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