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中学(集团)外国语学校师生邀请外教体验春节特色文化。
福永中学的同学们带领外教走进怀德醒狮训练基地观赏醒狮表演、领略福永醒狮文化。
上合小学的师生们带领外教Marc制作并品尝传统美食。
航城学校六1班的Puna邀请外教到家中体验除夕风俗,感受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
以文育人、以文化人。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加快宝安教育国际化发展步伐的重要内容,2021年春节寒假,宝安区教育局组织开展的“走出校园看宝安,留在深圳过春节”之“我带外教游宝安”“我邀外教过春节”系列主题活动,在传承创新中赋能优秀传统文化,令其焕发新生机新活力,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了多元文化交流融合,取得了积极成效,赢得了广泛好评。
“我带外教游宝安” 彰显本土丰厚文化
宝安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文脉绵延,为“我带外教游宝安”系列主题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丰富、厚重而多元的本土历史文化资源。组织策划早、参与学校师生多、人文历史自然景观丰富交汇交融、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本次主题活动的显著特点。今年1月22日,宝安区教育局就出台了《关于开展“走出校园看宝安,留在深圳过春节”主题活动实施方案》,对活动开展作出明确部署安排。
“万福壁的创作灵感主要是来源于福永的地名,设计时就考虑用福字做文章,其总长度是129.9米,高度是6.6米,经过两年多的收集,总共融入一万四千多个福字,其中不仅蕴含中华民族福文化的历史,也展现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万福壁设计师梁冰一边介绍,福永中学学生王悦熙和魏仪一边当起小翻译,给外教讲好中国故事。师生们还在万福壁前饶有兴致地挥毫泼墨写下“福”字。
探人文景观、赏阳台叠翠、看湿地公园、望白鹭翩跹、观湾区科技、品蚝乡文化、许新年祝福……“我带外教游宝安”系列主题活动由福永中学、宝安第一外国语学校、燕山学校、宝安职业教育集团第二校区、石岩公学、西乡中学、海韵学校、清平实验学校、中澳实验学校、海旺学校10所学校组织开展,各校学生带领外籍教师到福永万福广场、凤凰山森林公园、湾区新技术新产品展示中心、茅洲河展示馆、沙井蚝屋、阳台山森林公园、滨海文化公园、清平古墟、怀德醒狮基地、绮云书室等人文、自然、科技景点参观。
外教卢卡斯表示,很高兴参观了万福壁,欣赏了中国书法,写下“福”字,感觉非常有意义,真切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深圳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是一个博采众长的地方,八方来深建设者对故土的盼望和思念融聚在一起,就成了深圳的年味儿。”福永中学学生王悦熙说:“以往都是走马观花,这一次带领外教参观万福广场,全程用英语交流特别顺畅,这也是把深圳故事用另一种方式讲给世界。”
“我邀外教过春节”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百节年为首,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蕴含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精髓,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团年饭是一家团圆欢聚的象征。除夕当天,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潮汕人,航城学校六(1)班的Puna邀请外教来到家中,一起品味潮汕地区浓厚的除夕风俗,感受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
农历正月初一上午,来自立陶宛的宝安区外籍教师茱莉娅,受邀来到宝民小学陈昕儒同学的家里拜年、过节,并现场书写“福”字,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画年画、学剪纸、打年糕、写“福”字、包饺子、贴窗花、贴春联……“我邀外教过春节”系列主题活动聚焦春节传统民俗文化,由宝安小学、上合小学、共乐小学、径贝小学、灵芝小学、航城学校、宝安中学(集团)外国语学校、宝民小学、松岗第二小学、新桥小学、宝安中学(集团)塘头学校11所学校精心组织开展。
“深圳是一座包容开放的城市。”外教茱莉娅说:“大年初一来到学生家里拜年感觉很开心、很新鲜。特别感谢昕儒一家人的款待,希望把美好的祝福送给更多的深圳学生。”
宝安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邀外教过春节”系列主题活动的开展,不仅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教的吸引力,而且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有更多的传承载体、传播渠道和传习人群。
宝安日报记者 梁修明 通讯员 朱瑒/文 通讯员 张敏 蔡漫琪/图
■记者观察
创新传承赋能优秀传统文化新活力
如何有效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其焕发新生机新活力,进而以文育人、以文化人、以文培元?在刚刚过去不久的这个春节寒假,宝安区教育局以学生视角、创新传承开展的“走出校园看宝安,留在深圳过春节”系列主题活动,给出了一份生动的实践样本。
学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力军。为积极响应“留深过年”的号召,宝安区教育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着眼于体现青少年学生主人翁精神,加强组织领导,提前谋划部署,精心组织策划,开展“走出校园看宝安,留在深圳过春节”系列主题活动,在创新传承中赋能优秀传统文化,令其焕发新生机新活力。
春节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和思想精髓。基于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神和价值内涵,宝安区教育局秉持创新传承的发展理念,紧密结合区域历史文化特点,充分挖掘本土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积极加强青少年学生对春节文化的传承与传播,着力提升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向心力,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加快宝安教育国际化发展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传承弘扬之路。
社会实践教育是创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重要环节。“走出校园看宝安,留在深圳过春节”系列主题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广大教师、学生和外籍教师安心留深,度过一个平安、祥和而富有意义的春节寒假,而且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中,有效地挖掘了优秀本土传统文化的育人内涵和价值意义。同时,更让全区青少年学生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深圳流脉,源于宝安;革故鼎新,得宝而安。宝安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文脉绵延,广府文化、客家文化、工业文化、移民文化、海洋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多元多彩文化在此交流交融、积淀发展。宝安历史文化可谓是熠熠生辉,光彩夺目,为全区青少年学生学习、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可触可感的丰厚资源,搭建了可亲可近的载体平台。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路径。早在2017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就曾指出,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这既赋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也为宝安青少年学生学习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发展方向。
新时代青少年学生学习创新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持育人导向,突出特色发展,赋能创新传承,强化价值引领。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立足宝安地域传统文化特色,挖掘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价值内涵,在创新传承中积极引领全区青少年学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精神和价值,就能够更好地追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凝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魂、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就能够更好地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宝安“湾区核心、智创高地、共享家园”建设提供文化力量和人才支撑。梁修明
新闻推荐
宝中集团教师市青功赛获佳绩 8位教师获得一等奖,3个校区组织有力同获表彰
宝安日报讯(记者刘正金通讯员赵鑫)在2020年深圳市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简称“市青功赛”)中,宝中集团共有30位青年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