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龙华新闻记者 黄晓华 通讯员 张蔚 黄晓云)发现孩子“草莓舌”“杨梅舌”“口周苍白圈”,当心是“烂喉痧”惹的祸。“烂喉痧”是猩红热的俗称。猩红热由A组β型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被我国列入乙类传染病,是重点监测的儿童常见传染病。
3月8日,记者从龙华区疾控中心了解到,根据龙华区往年的疫情监测数据显示,春末夏初是猩红热的高发时期,同时,今年2、3月份发病数较去年同期增长4倍以上。近期,辖区已有个别托幼机构出现聚集性发病苗头。龙华区疾控中心发布提醒,请学生、家长提高警惕,做好防护措施,避免感染;各学校、托幼机构做好病例发现与隔离,环境消毒等措施。
据介绍,猩红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季的4-5月、冬季的11-12月多见。可通过呼吸道飞沫、直接接触病人或携带者传播。区疾控中心介绍,猩红热目前尚无疫苗可预防,预防性措施应以加强儿童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为主,从而减少发病。因而建议,在高发季节、尤其是周围出现猩红热患者时,家长应密切关注儿童身体状况,一旦发觉儿童出现发热或皮疹,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患儿应注意卧床休息,进行住院治疗或居家隔离;其他人接触患者时要戴口罩。做好通风和消毒对患儿康复很重要,建议患儿居室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每天不少于3次,每次15分钟。
龙华区疾控中心特别强调,猩红热流行期间,托幼机构及小学要认真开展晨、午检工作,发现可疑者应请其停课、就医和隔离治疗。患儿接触过的食具要煮沸消毒,用具、桌椅等用来苏水擦拭消毒。保证室内做到充足的通风换气,每日至少3次,每次15分钟,应每日做好教室、文具、玩具和餐具的清洁,一旦发现病例,应对病例接触的物品进行及时消毒。
新闻推荐
擦亮观澜高新园“产业名片” 力促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记区一届人大代表吴伟军
代表名片吴伟军,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公共事务中心总经理、党委办公室主任。“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和观澜高新园区交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