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讯(记者 刘思笑)3月25日上午,深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清明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深圳市民政局局长熊瑛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发布会并介绍了清明期间相关工作安排。
祭扫现场控制停留时间
熊瑛在会上表示,由于去年暂停了现场祭扫,今年市民现场祭扫的愿望较为强烈,全市各类祭扫场所可能会迎来人员聚集的高峰。在充分研判疫情风险的基础上,2021年清明节祭扫对疫情防控和安全管理的要求更高。深圳市民政局将科学设置每个殡葬服务机构的承载量,采取实名预约、错时错峰、分时分批、控制停留时间等措施加强祭扫人流管控,提倡居家追思、网络祭扫、错峰祭扫、无烟祭扫的方式。今年清明节,市民可通过“i深圳”APP的“智慧殡葬”模块进行网络预约祭扫,也可进行电话预约。全市墓园、骨灰堂的联系电话已通过“深圳民政在线”官网对外发布。
3月31日举行全市海葬树葬活动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目前预约现场祭扫人数已经达到135826人。市民政局将严格落实“外严防输入、内严防反弹”的疫情防控策略,指导各区和殡葬服务机构制定疫情防控预案,落实祭扫场所内的疫情防控措施。此外,市民政局也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特别是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可能存在的困难,现场设立了绿色便捷通道。市民政局将督促殡葬服务机构通过增设服务窗口、延长服务时间、优化服务流程等措施,进一步方便市民祭扫,并强化安全管理。
深圳市倡导绿色文明低碳祭扫方式。全市民政系统已通过发布通告、联合印发倡议书、公益短信等方式,大力推广网络祭扫、信邮哀思、书写寄语、制作思念卡、小规模家庭追思等绿色文明的方式缅怀先人。市民政局积极指导各殡葬服务场所创建“无烟墓园”“无烟骨灰楼”,以及开展“丝带寄哀思”“时空信箱”“鲜花换纸钱”等活动;市民可选择植树绿化、踏青遥祭、经典诵读等方式缅怀逝者,不断丰富清明节日内涵,将着力点放在缅怀逝者、寄托哀思、追忆美德、传承精神上来,共同推动文明祭扫。
同时,今年深圳将继续推行绿色生态安葬。3月31日上午,将举行全市海葬、树葬活动。此次海葬在大鹏海域举行,树葬仍然在吉田墓园举行。
四类人员不可参加祭扫活动
会上,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常巨平表示,鉴于目前全国疫情比较平稳,广东省所有地区都属于低风险地区,清明期间返乡祭扫不需要提供核酸检测证明。同时,常巨平强调,以下四类人员不可以参加祭扫活动:一、14天内有境外(含国外和港台)旅居史的人员;二、14天内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三、密切接触者解除14天的隔离之后不满7天的人员;四、有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症状的人员。
祭扫建议
·采取实名预约
·错时错峰
·分时分批
·控制停留时间
·提倡居家追思
·网络祭扫
·错峰祭扫
·无烟祭扫的方式
绿色文明祭扫方式
·网络祭扫
·信邮哀思
·书写寄语
·制作思念卡
·丝带寄哀思
·时空信箱
·鲜花换纸钱
·植树绿化
·踏青遥祭
·经典诵读
4类人员不可参加祭扫活动
·14天内有境外(含国外和港台)旅居史的人员;
·14天内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
·密切接触者解除14天的隔离之后不满7天的人员;
·有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症状的人员。
新闻推荐
深圳携手港澳共建国际仲裁高地 将深化与港澳合作,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三地规则和机制对接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张燕)24日,深圳国际仲裁院院长刘晓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国仲将按照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建设粤港澳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