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黄青山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部门日前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力争到2025年,制造服务业在提升制造业质量效益、创新能力、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的作用显著增强,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更加突出。
本次发布的指导性《意见》有一个新提法就是制造服务业,这既是新概念也是新领域新模式。表明在大数据时代,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度越来越紧密,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生共荣关系。传统制造业与专业服务业也有配套和互动,但各自的独立性和边界还相对清晰。而在新型智能制造时代,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已经融为一体,难舍难分。新型制造业的实体加工部分对其上游的服务业包括大数据服务、技术研发、创意设计、产业金融、市场拓展等有着越来越大的依赖性,制造服务业在制造业链条中创造的价值越来越大,提供的产品质量附加值越来越高。
近年深圳在化解一线城市制造业发展难题上先行先试,通过拓展产业空间和创新空间为新型制造业集聚高端要素。2020年6月,深圳市发布《关于打造高品质产业发展空间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打造“两个百平方公里级”高品质产业空间的总体目标,即“保留提升100平方公里工业区”和“整备改造100平方公里产业空间”。深圳拓展产业空间突出高质量发展要求,不是简单地保留低端加工环节,而是通过优质空间引进集聚新型研发、设计、营销、大数据服务等产业要素,推进制造服务业向高精尖发展。
深圳发展制造服务业要瞄准高端化、高价值,做强制造服务业的产业链创新链。2021年,随着《深圳经济特区城市更新条例》《创新型产业用房管理办法》等一批法规政策发布,深圳湾超级总部等六大总部基地、光明科学城等18个城市重点片区和中国中车等一批全球招商大会重大项目的规划建设加快落地,深圳制造服务业正朝着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迈进。发展制造服务业要有新思维新理念,深圳稳住制造业的基本盘不是简单地留住车间厂房,而是大力发展制造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抢占新型制造的研发、设计、运营等头部环节。在产业空间的表现形态上,研发办工、产业上楼、总部集聚等必然成为常态。
新闻推荐
[深圳前海]港澳涉税专业人士政务服务中心揭牌27人办完执业登记
羊城晚报讯记者李天军报道:25日,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前海管理局共同在前海举办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