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老师高春艳执教“点亮小灯泡”科学示范课。
山海携手,宝安有爱。当下,由宝安区教育局派驻广西都安支教的高春艳老师倡导并推动的“1+8+N”支教新模式,业已成为助力都安教育提质和乡村振兴的活引擎。
“在新时期全面脱贫、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宝安支教团队亟待将支教工作从"点对点结对"向"点带面辐射"转变。”高春艳昨日接受本报独家采访时表示,“教育兴则国家兴,刚刚脱贫的都安在乡村振兴工作中,迫切需要帮助培养一支带不走的骨干教师队伍。宝安区教育局共向都安派驻了8名支教教师,如果单打独斗造血功能有限,而牢牢抱成团则能事半功倍。”
基于以上认识,“1+8+N”支教新模式逐渐在高春艳头脑中成型。“"1"即1名支教老师驻点支教1所学校;"8"即8名宝安教师派驻都安的8所支教学校;"N"指8名支教教师联动起来,每到一个支教点,影响的不再是一所驻点支教学校,而是所在乡镇一个片区乃至整个镇里的N所学校。”高春艳解释道。
春季新学期开始,在挂职都安县副县长的宝安干部谭意浩和当地教育局负责人的肯定,以及其他7名支教教师的大力支持下,至昨日,“1+8+N”联动支教、组团送教已成功开展2场活动,其中于3月19日走进都安县下坳镇开展的骨干教师综合素养培训,通过4节示范课,让红星小学的孩子们和该镇18所小学的101位骨干教师,真切感受到宝安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温暖用心。
“事实上,每开展一次联动支教、组团送教活动,我们的支教老师都要克服多重困难,付出超乎寻常的努力!”高春艳介绍,8名支教教师分别在都安县的8所学校,最远的距离县城需要3小时左右的车程,确定送教内容、开展集体备课和交通不便,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三大问题。
为确保组团送教取得实效,每次送教前,高春艳团队均主动了解当地急需,然后依托网络进行远程联动集体备课。以3月19日的活动为例,该团队精心准备了1节英语口语练习课、1节科学课和2节美术课。
其中,余燕老师在执教英语口语示范课时,针对当地学生英语语感不够好的学情,事先制作了精美的头饰、设计了生动的动作,让学生通过肢体动作加深对英语语感的感悟。为圆满完成此次送教工作,她还提前一天从偏远的百旺镇中心学校赶到都安县城;完成支教后,又风雨兼程地回到大山深处。
针对红星小学没有专职科学教师的情况,高春艳则在送教时适当降低教学难度,给孩子们带来“点亮小灯泡”的科学体验课。“利用一根根导线、一节节电池,我让当地孩子明白,只有组成完整的回路,灯泡才能被点亮。”高春艳感慨道,“当小灯泡亮起来,孩子们的惊喜和欢呼,让我感到这节课点亮的不仅是科学学习的成功感,还有对科学知识的渴求和热爱。”
本学期,是高春艳支教都安为期2年的最后一个学期。在她心目中,有一个奋斗的目标——每月组织开展组团送教1—2次,尽快覆盖驻点支教学校所在的8个乡镇。
此前的支教岁月里,高春艳在上好科学课之余,一直闲不住,先后利用自身社会关系,为支教学校1183名学生捐赠深圳校服,筹资5.76万元捐建洗碗池和风雨棚,并客串扶贫带货主播4分半钟直播助都安创收近200万元,并荣获2020年度深圳市“年度教师”。
宝安日报记者 刘正金(受访者供图)
新闻推荐
赛事首办即出彩 值得狠狠点个赞 裁判长刘广辉认为宝安具备办好国际大赛的实力
“本次比赛举办得非常成功,为将于今年年底举办的总决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让我们对总决赛有了更多的期待。”昨日下午,本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