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台冷链食品外包装电子束消毒设备样机启动现场模拟实验。
(记者 张妍 通讯员 蔡鹏飞)3月29日,中国广核集团(下称“中广核”)会同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和医学院、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深圳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在深圳五洲宾馆举行发布会,宣布了两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一是“电子束灭活冷链食品外包装新冠病毒项目”已通过专家组评审;二是已完成我国首台用于冷链食品外包装消毒的示范应用装置研制,并将在深圳先行先试。
该项成果标志着我国低能量电子束灭活新冠病毒研究和应用技术走在国际前列,为落实“人、物同防”,切断新冠病毒传播途径方面提供更优的解决方案。
发布会由中广核新闻发言人袁昌红主持,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王建龙,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刘磊,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电子加速器研究中心主任、中广核加速器研究院总工程师张子民及中广核技董事长林坚等出席。
2020年6月以来,我国发生多起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或环境中检测出新冠病毒核酸呈阳性案例,对国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在国家原子能机构的指导和支持下,2020年10月30日,相关单位启动电子束灭活新冠病毒项目科研攻关。同年12月,项目研究团队开展了重组新冠病毒的灭活实验,取得了初步实验结果。
2021年1月10日,项目研究团队在市三院P3实验室,正式开展了首批电子束杀灭活体新冠病毒实验。实验结果表明,5至10千戈瑞(KGy)的电子束吸收剂量可完全灭杀滤纸表面的活体新冠病毒。“新冠病毒经消毒后,培养三次都没有显示阳性。”刘磊表示,充分验证了电子束对新冠病毒的灭活效果。
3月29日的评审会上,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詹文龙、赵红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张流波、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林立丰、生物医学专家马岚、中国农业科学院教授哈益明、清华大学教授马辉等7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认为,该项目率先在P3实验室开展了电子束灭活新冠病毒的实验,验证了电子束灭活新冠病毒的有效性和穿透深度可控等优势。设备总体实现不影响食品和保护作业人员安全,具有较优的冷链食品处理效率和灭活病毒效果。
项目研究团队已根据实验成果,结合深圳市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的实际情况,研发出首台用于灭活冷链食品外包装新冠病毒的自屏蔽电子帘加速器设备。
当日评审会结束后,市市场监管局与中广核技现场签署合作意向书,支持并共同探索推进电子束灭活新冠病毒技术首台装备在冷链外包装消毒上先行先试。该套设备将于4月运抵深圳,4月底完成调试,预计5月初在深圳正式投入使用。
这套设备高度不超过2米、占地面积不超过40平方米,能根据现有冷链食品外包装消毒的实际,直接将设备部署到海关、口岸、集中监管仓等地。
新闻推荐
重建危房不得突破原面积 《深圳市危房重建规划管理规定》印发实施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秦绮蔚通讯员田炜)日前,经市政府批准,《深圳市危房重建规划管理规定》正式印发,自5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