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 吴吉)今年全国两会,“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为助力国家实现这个目标,塑料行业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的趋势将越发明显。在新型环保材料层出不穷的背景下,产业发展迫切呼唤标准的保驾护航。3月30日,无机化聚烯烃膜材料等三项团体标准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公布,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而深圳兴旺环保代塑材料开发有限公司参与了这三项新标准的制定。
据悉,无机化聚烯烃膜材料等三项团标由深圳兴旺环保代塑材料开发有限公司联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国家高分子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为发起单位,与国内多家环保型兄弟企业一同制定。三项团体标准分别从原材料、测试方法和终端产品的全产业链角度进行标准定位,可有效规范企业按照标准化的方式来组织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促进转型升级,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我国传统塑料产业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产业的比重偏高。兴旺环保董事长程武林在发布会上表示:“"限塑令"的升级,不仅表明国家对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问题的高度重视,更反映了"白色污染"破坏环境的严峻形势。但放眼当下整个行业良莠不齐,缺乏统一的标准,产业链上下游成本问题突出。此次团体标准的出台,填补了无机化聚烯烃材料团体标准领域的空白,标志着中国的无机化聚烯烃材料相关产业向更规范、更科学的方向发展,将积极推动国家节能减排的大战略。”
发布会上,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许应成博士重点介绍了无机化聚烯烃系列团体标准下的无机化聚烯烃产品——绿能粒子。这项创新产品由深圳兴旺环保代塑材料开发有限公司自主研发,是以超微细无机粉体为主要材料(质量占比50%以上),以聚合物材料为基材,以高分子材料改性及相关界面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无机粉体改性-混合、均化-造粒工艺制备而成。许应成博士表示,该材料性能稳定,性价比高,由其生产的膜材料抗冲击强度高、耐穿刺性能好,可100%替代现有传统塑料并广泛应用于膜、袋、包装容器、建材、汽车、家电等领域。
此次发布会吸引了来自国内相关领域的政企研学各方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我国在加强塑料污染治理背景下,代塑可降解材料产业发展、市场供需、政策标准以及产品创新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希望搭建供、产、研、检平台,推动产业上下游整合,助推可降解材料产业更好发展,助力我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
同时,深圳兴旺环保代塑材料开发有限公司授牌成为“武汉大学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未来,双方将充分发挥企业和高校各自特色和优势,在绿色包装材料等多个领域开展多维度合作。
新闻推荐
3月26日,“超滑技术论坛2021”——深圳超滑技术平台落成仪式暨结构超滑最新技术发布会在深圳市坪山区举办。该平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