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德斌
截至3月27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突破1亿剂次。值得注意的是,在推进疫苗接种过程中,少数地方出现了一些简单粗暴的不良苗头。记者采访发现,有的学校和主管部门将疫苗接种情况与学生升学毕业、教师绩效考核挂钩;有的单位无视部分职工特殊身体情况,“一刀切”要求全员接种;有的地方为提升企业接种进度,动用行政权力干预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3月31日《新华每日电讯》)
当前,我国正稳步推进疫苗接种工作,短短数月时间,全国接种已突破1.1亿剂次,近期平均每天接种数高达500万人次。但是,部分地方在推进疫苗接种时,采取搞绩效考核挂钩、一刀切等强制摊派,工作方式过于简单粗暴,引起了大众的反感抵触情绪,也与国家自愿接种政策相悖,应及早停止此类做法。
通过大规模接种新冠疫苗,实现全民免疫,筑牢安全防线,乃是抗击疫情取得全面胜利的最佳方案,也是将来恢复国际交流的必要措施。目前,我国疫苗接种率尚不足10%,实现全民免疫还有很大差距,各地需按照部署推进疫苗接种工作,保质保量达成接种率。
实现较高的接种率,可以降低感染率,阻断传播路径,能对全社会起到保护作用。当前,基于各种原因,部分人对疫苗接种不大积极,犹犹豫豫,瞻前顾后,这是正常现象,也是个人的心理因素造成的。但为了达标,部分地方采取的强制摊派任务,不分人群一律接种的做法,违反了自愿接种政策、违背科学规律,给一些不适合接种的人带来不可测的健康风险,不利于推进疫苗接种工作。
对此,有关部门要做好宣传、科普工作,帮助公众打消各种疑虑。比如,近日南京、深圳等地的新冠疫苗接种宣传标语走红,市民接受疫苗接种程度亦有所提高,这种科学宣传方法效果很好,值得各地推广借鉴。
新闻推荐
深圳中小学课后服务今秋拟全覆盖 市教育局副局长王水发点赞校内完成作业有“八好”
光明区玉律学校的课后服务棋类社团。校方供图一直以来,“四点半”问题是许多“双职工”家庭面临的现实难题,今年春季开学,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