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凤康烈士
深圳商报记者 蒋荣耀
卓金娇年过半百才第一次知道自己的生日,时隔半个世纪才再次见到亲生母亲,这一切都是因为父亲的牺牲。90岁的卓金娇如今在深圳颐养天年。她的父亲卓凤康是一位华侨,有牙买加血统,早年支持孙中山并参加辛亥革命,后因遭北洋政府通缉离开中国。1934年他再次回深圳参加抗日,后英勇牺牲。
参加同盟会,曾经组织龙华起义
回忆父亲卓凤康,卓金娇从87年前那次旅行开始。1934年,卓凤康带着自己的3个孩子和华侨同乡的4个孩子,从牙买加回到深圳老家龙华弓村。卓凤康是第二代华侨,其父亲早年被“卖猪仔”到古巴,后移居牙买加并在当地结婚生子。8岁那年,卓凤康回老家读书。1906年,20岁的卓凤康在龙华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1911年4月27日,孙中山发动广州起义时,卓凤康组织了龙华起义。武昌起义爆发后,卓凤康指挥战斗攻占南头县城。之后由于袁世凯复辟帝制,孙中山“二次革命”后流亡日本,卓凤康遭到通缉,离开龙华重返牙买加。
“九·一八”事变后,再次回国参加抗日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卓凤康再次回国参加抗日。卓金娇就是在那一次被父亲带回了中国。卓凤康不仅会说外语,也会客家话和广府话,有文化,办事能力强,族人们都很信任他。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深得民意的卓凤康担任了龙华乡乡长。卓凤康领导下的龙华乡政府,“表面是白色的,其实是红色的”。1938年10月,卓凤康迅速组织了一支270多人的群众武装,成为游击队抗击日寇的有力助手。卓凤康以乡长合法身份,设法营救出多名中共游击队的被俘战士。卓金娇记得,曾生、王作尧和其他游击队的领导曾经到过她的家。
与父亲在一起10年,影响了她一生
1941年,龙华抗日民主乡政府在中共领导下成立,卓凤康再次当选乡长。他率领民兵配合游击队作战,其中一次战役打死打伤日寇20多人。当时中共方面派遣在卓凤康身边的一位警卫人员叛变,带着国民党顽固派武装包围弓村,由于没有抓捕到卓凤康,气急败坏的叛徒带人将卓家3间房子烧得只剩下几面墙壁。卓金娇说,得知她的家被烧后,曾生、王作尧很快派人送来一笔钱修理房子。1942年春夏之间至1943年初,国民党再次发起反共行动,包括卓凤康等革命者都成为国民党军队悬赏的目标。有资料记载,卓凤康被捕是在1942年10月24日,当晚即被押至观澜。被捕次日下午,卓凤康和几名游击队员被枪杀。1949年深圳解放后,卓金娇参加土改工作,后来作为烈士子女被送到大学读书。由于父亲没有留下回国子女的出生证明,卓金娇一直不知道自己的出生时间。上世纪80年代,卓金娇才在加拿大见到分别半个世纪的妈妈和两个姐姐,也第一次看到了自己的出生纸。
退休后,卓金娇和老伴、儿子住在沙头角一幢高层住宅楼里。卓金娇说,虽然父亲与她只生活了10年,却深刻影响了她一生。
新闻推荐
本报讯(龙华新闻记者吴春华通讯员刘俊彬李强沐)日前,观澜街道新澜社区工联会召开第一届二次全体委员会,在社区党委的全程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