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吴亚男)近日,中国广核集团联合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和医学院、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深圳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在深圳召开发布会,宣布电子束灭活冷链食品外包装新冠病毒项目成果通过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詹文龙等7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评审,并完成我国首台套用于冷链食品外包装消毒的示范应用装置研制。
专家组认为,该项目为开发冷链食品外包装预防性消毒新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标志着我国低能量电子束灭活新冠病毒研究和应用技术走在国际前列。建议尽快安装设备到应用现场进行示范,进一步形成产品加快使用。
2020年6月以来,我国发生多起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或环境中检测出新冠病毒核酸呈阳性案例,对国内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带来严峻挑战。在国家原子能机构的指导和支持下,2020年10月30日,中广核核技术公司联合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及医学院、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深圳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等科研单位,启动电子束灭活新冠病毒项目科研攻关。12月,项目研究团队开展了重组新冠病毒的灭活实验,取得了初步的实验结果。
2021年1月10日,项目研究团队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P3实验室,正式开展了首批电子束杀灭活体新冠病毒实验。截至3月10日,经过11批次、190个样本的验证实验,研究团队全面掌握了电子束灭活新冠病毒的方法,以及不同病毒滴度、载体介质、吸收剂量等影响下的灭活效果数据。实验结果表明,5~10KGy的电子束吸收剂量可完全灭杀滤纸表面的活体新冠病毒,经过三代盲传不显阳性,充分验证了电子束对新冠病毒的灭活效果。
根据已掌握的实验成果,项目研究团队结合深圳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的实际情况,研发出首台套用于灭活冷链食品外包装新冠病毒的自屏蔽电子帘加速器设备。设备样机已于3月14日完成工厂内的安装调试,并完成现场模拟实验,成套示范装置3月底具备安装调试条件。专家评审会后,深圳市有关主管部门与中广核技现场签署合作意向书,支持并共同探索推进电子束灭活新冠病毒技术首台套装备在冷链外包装消毒上先行先试。据透露,预计该设备5月份率先在深圳应用。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电子加速器研究中心主任张子民表示,项目组研发的灭活装置主要针对冷链食品外包装消毒,不会穿透冷链食品外包装,不对包装箱内的食品产生影响,也不会对设备运行现场环境产生影响。该设备可成为国内疫情防控“外防输入”的利器。
新闻推荐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沈勇)“随着国内疫情形势好转、疫苗加速推广,近期旅游业快速回暖复苏。”记者近期采访深圳旅游市场,多数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