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要求,到2023年福田辖区高峰路网平均车速25km/h以上,实现主干道智慧系统覆盖率70%以上。南方日报记者朱洪波摄
福田正全力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的交通强区。为进一步巩固福田区交通综合治理“百日行动”成效,全面提升福田交通品质,福田区于近日正式发布《福田区交通综合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下称《计划》)。
《计划》围绕“畅通福田、品质交通”这一主线,从安全、畅通、文明、智慧四大角度的提升工作入手,再次吹响交通安全整治的号角。《计划》要求,到2023年福田辖区亡人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降低至0.2以内,高峰路网平均车速25km/h以上,文明方面实现主干道智慧系统覆盖率70%以上。
2023年机动车交通守法率将达90%以上
去年9月25日起至年底,福田区全面开展城市道路交通综合整治工作“百日行动”。在整治过程中,福田区交通拥堵警情、事故警情、伤亡率同比下降,取得明显成效。
按照《计划》规划,今年福田区将完成51个交通安全隐患点全面整治,形成样板示范效应,并持续开展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在交通秩序综合治理问题上,福田区将每年创建“零酒驾”社区10个、“零酒驾”亡人事故街道5个。未来三年,机动车守法率将逐年提升,2023年交通守法率将达90%以上。
在电动自行车、共享单车治理方面,2021年福田区将实现戴头盔率、电单车备案率均超过90%。此外,辖区内退市、破损废弃共享单车完成“清零”目标;2022年对共享单车停车位进行优化,抓好违规停放车辆乱象整治;2023年运用智能系统管理共享单车企业,动态控制共享单车投放总量。
年新建非机动车道不少于20公里
想要织密城区道路交通安全网,离不开交通设施的建设改善。根据《计划》,福田区将在深南大道、笋岗路、新洲路等道路资源紧张的公交廊道,试点推行动态公交专用进口道,根据每周期到达的公交量,动态调整公交专用进口道的准入车型,增大道路资源的通行效能。2021—2023年每年各推广5个以上路口。
此外,福田区今年还将在梅华路、泽田路、农园路等路段新建非机动车道21公里,2022、2023年确保每年新增非机动车道不少于20公里。
为进一步缓解老旧小区停车难现状,福田区将推行预约停车管理和错峰共享停车新模式,逐步实现机动车“有位可停”。各街道每年完成1个以上老旧小区停车设施立体化改造或城中村机械式立体车库建设,严格落实城市更新地块住宅配套停车库建设。另外,充分发挥区级部门及属地街道联动作用,每年完成30个以上错峰共享智慧停车项目,实现停车资源错峰共享利用。
在人行过街设施方面,2021年,福田区将完成北环香梅北人行天桥、北环景田北人行天桥、福保一号隧道等6座人行天桥、桥涵通道提升工程;2022、2023年各完成5座以上人行天桥、过街涵洞提升工程。
《计划》要求,围绕非机动车、残疾人士等出行需求,今年福田区将全面实现无障碍通行。在公交(地铁)站台等位置高标准设置轮椅通道、扶手以及缘石坡道等无障碍设施,率先在深圳实现无障碍设施“应有尽有”。此外,定期检查、维护,确保无障碍设施能正常使用,对占用无障碍设施行为进行查处。南方日报记者陈熊海
新闻推荐
福田一季度治理违建54万平方米完成年度违建治理任务超四成,其中执法拆除35.2万平方米
完成年度违建治理任务超四成,其中执法拆除35.2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