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介绍“清平古墟旅游规划方案设计竞投”研究课程旅游策划方案
“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在刚刚过去的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的教育理念“火”出了圈。其实这样的教学理念,在宝安区清平实验学校里,三年来一直被践行着。
清平实验学校校长苏元庆介绍,学校自2018年开办以来,坚持以“诗意地生长”为课程理念,并突出“人文与责任”课程特色,全面构建“三感六维课程体系”。其中的三感即生命的质感、动感、美感,六维则指有德(健全社会人格)、有才(扎实知识储备)、有胆(坚强意志品质)、有为(创新实践精神)、有爱(自然人文素养)、有趣(优雅审美情趣),这与唐江澎校长的理念不谋而合。
在清平实验学校,学校课程呈金字塔体系,从核心课程、拓展课程到个性课程,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丰富的选择性和无限的可能性,让学生释放自信,体验到潜能被唤醒的过程。
课程设置丰富多彩
在清平实验学校,课程设置丰富多彩。《论语》是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学生们通过老师讲解,参与知识竞赛,戏剧展演等形式领悟先贤智慧,学习做人准则。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作品《圣人之思光耀千年》获得了宝安区校园短剧大赛特等奖;每学年学校都会开展“文化体育节”“人文读书节”“科技艺术节”“诗歌戏剧节”等主题校园节日,学生在参与高度综合的人文艺术形式、体育活动中,获得“诗意的生长”;生物、地理、科学、语文被设置成“项目研究型课程”,让学生走出课堂,通过调查、采访、汇编、展演,培养合作能力、领导力、沟通力、表达力、设计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这些“项目研究型课程”还会根据年级,推出相应主题,比如“养蚕小博士”、不同大洲的旅游线路大比拼等。去年底,学校在七年级学生中开展了“清平古墟旅游规划方案设计竞投”研究课程。学生们通过探访古墟、搜集资料、思维碰撞、交流探究、成果分享,实体模拟了旅游公司的竞标大赛。不仅让学生们调动起知识体系,还学会了怎样学以致用,再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和经验。
同学们课后留言谈收获时表示:“‘留得住古墟,才能忆乡愁’。古墟是过去人们美好生活的象征。通过旅游规划方案项目让我们感受到了当地人民对古墟的深厚感情,知道了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古墟保护所做的努力,也感到未来古墟保护需要我们这代人来接力。”
拓展课程让学生快乐成长
据介绍,除了认真落实核心课程,学校还开设了“为适应学生兴趣”的36门拓展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另外开设了旨在培养特长的10门个性课程,其中包括诗歌、戏剧、生命教育、劳动、思想史5门特色课程,还有国际象棋、足球、围棋、国学、健美操5门校本课程。学校老师通过“校本课程特色化,特色课堂精品化”的不断探索,让教育回归本真,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成长的快乐。
学校的拓展课程面对在校所有学生,采用走班制的授课模式,分年级进行,学生自主进入相应教室上课,课程涵盖了语言、体育、艺术等拓展课程活动。去年校本拓展课程中,体现美感的艺术类包括西方油画艺术启蒙、绘本阅读与绘画、创意线描、儿童英文戏剧表演、古筝、小提琴、书法、油画,还涉及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舞龙和醒狮。这些拓展课不仅极大丰富了孩子们的校园生活,也让他们得到了艺术和美的熏陶,全面提升了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李薇)
新闻推荐
宝安区卫健局讲师团讲师、作家邓顺文做客宝安文化茶座 理解国学经典 做与学一样重要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4月17日,宝安区卫健局讲师团讲师、深圳市作协会员、作家邓顺文做客宝安文化茶座,从自己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