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和小学羽毛球队的学生在进行日常训练。
30多度的高温,即使坐着不动也是一身的汗,七八名学生却挥舞着球拍,后背的衣服已经完全被汗浸湿了……日前,记者走进松和小学羽毛球馆,看到的就是这样的场景。
松和小学以羽毛球教育为切入点,开发羽毛球校本课程,大力打造羽毛球品牌,提升素质教育水平。
目标是往国家队输送人才
松和小学羽毛球队成立于2019年,在区教育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吸引了龙华区体校的教练员进入学校进行驻点教学,现在羽毛球队命名为龙华区业余体校和风羽毛球队。
松和小学羽毛球教练江小洁介绍,“我们一共有9名队员,一年级5名,二年级4名,教练员有三名,有一名是从国家队退役的专业运动员,另外两名是学校的专业体育教师。”
“我们培训主要走专业化路线,目标是往国家队输送人才。”江小洁说,“一年级学生一进入学校,可以根据自己需求报名,然后由教练员根据队员身高、个人球感等进行筛选。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羽毛球运动技能,学校专门制订了羽毛球技能达标标准。”羽毛球等级标准的制订,对于充实羽毛球人才的储备、进一步推动羽毛球运动的普及与可持续性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羽毛球等级达标对学生的训练激情和热情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
“早上7:30-8:30,下午16:00-18:00,一周训练5天,虽然累,但这些小队员们从来没叫过苦。”江小洁表示。训练首先进行跑步热身,做热身操。其次,进行颠球练习、高远球分解动作挥拍练习。然后,进行高远球接球练习、网前搓球练习、并步练习。接着玩分组扔球和接球游戏,激发学生团队精神。最后进行拉伸放松练习。
队员洪沁雅是该校二年级的学生,“我小的时候跟妈妈经常去球馆,当知道学校有专业的羽毛球培训时,我第一时间报名,经过选拔,终于进入和风羽毛球队。”
洪沁雅告诉记者,“我不怕累,我来球队就是想认真训练,以后成为冠军。”
学习和羽毛球训练兼顾
松和小学校长吴少文介绍,近年来,学校逐渐形成了良好的羽毛球氛围,几乎每个人都会“耍”一手羽毛球。“通过锻炼和比赛,还可以培养学生顽强的拼搏精神和良好的意志品质,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另外,这项运动对运动器材要求简单,场地易找,运动量可大可小,适合不同年龄段的朋友参加,不仅可以广交朋友,而且还能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因此深受大众的喜爱。”
为了让学生们的水平更上一个台阶,该校把球馆升级改造。“羽毛球球馆原来是个篮球馆,当时正处于需要维修的状况。经上级部门审核后,我们对球馆进行升级改造,把球馆设计打造成一个多功能室,可以打篮球,也可以打羽毛球,或者进行其他训练。”吴少文说。“有了国家级教练蹲点,经过这两年的训练,成效很明显。”
在学习羽毛球的路上,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何将学习和羽毛球训练兼顾一直是学校研究的问题。吴少文告诉记者,学校近年来一直采取教体结合的方式,聘请专业羽毛球教练在学校进行教学。“这样做也是为了不耽误学生的课业学习,将学习和羽毛球训练的时间进行科学统筹安排。”学校除了专业的羽毛球队伍外,还有着扎实的“群众”基础。吴少文告诉记者,针对全体师生,学校每年还会开展师生之间的羽毛球联赛,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龙华新闻记者 张瑜 文/图
新闻推荐
(记者吴素红实习记者杨静雨)5月10日下午,龙华区“城市管家”工作现场会在大浪街道水围新村举办。水围新村和“微棠·元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