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团区委将“青年之家”的牌匾挂到了星巴克、奈雪的茶店里,让“青年之家”真正成为青年愿意参与、愿意来“玩”的“家”。受访单位供图
下午三时,龙华文化广场一侧,星巴克咖啡厅里,人声喧嚷,店内外近30个台位几乎坐满了年轻人。大家人手一杯咖啡,香气氤氲中,有的对着电脑屏幕凝眉沉思,有的三五成群谈笑风生。
咖啡厅吧台斜对面的角落里,一块白字棕底、A4纸大小、上书“青年之家(YOUTHHUB)”的牌匾静静地贴在高大的廊柱壁上。
这无疑是星巴克里的新鲜事物,不时会有青年好奇地问起这块牌匾的来历、意义。
有青年注意到并且发问,这就是龙华团区委负责人想要的效果。
“服务青年发展,首先得知道青年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得让青年关注你、了解你。”该负责人说。现在,不只是星巴克,“青年之家”还走进了民治街道天虹购物中心“奈雪的茶”饮品店里。
把服务青年的阵地放到青年喜欢的地方、聚集的空间,这只是龙华青年工作的一小步。
青年者,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奋斗者,青春之底色也。而在深圳产业大区龙华,奋斗文化被确立为这座年轻城区的城市精神内核。以奋斗文化为引领,龙华区已开启建设数字经济先行区、未来城市的崭新航程。
在数字龙华的新征程中,作为党的助手与后备军的共青团全力组织、动员广大青年投身这一波澜壮阔的进程。
龙华团区委坚持“奋斗引领、创新赋能”两手抓,一手以奋斗文化为内核,引领龙华青年群体的价值观养成,引导龙华青年争做龙华奋斗者;一手抓创新赋能,顺应青年成长规律与心理特点,创新开展青年“领头羊”培育、新型阵地建设、群体赋能提升工作,助力每一位龙华青年在数字龙华建设大潮中奋进起舞,与龙华同青春、共奋斗、齐出彩。
●吴永奎
培育青年“领头羊”
播撒奋斗引领者“火种”
今年1月,龙华区新一届社区党委班子换届选举后,程远鹏从观澜街道黎光社区团委书记变成了社区党委副书记。身份“进阶”的背后,无疑是社区群众对程远鹏工作的认可。
提到这一点,程远鹏十分感念团区委举办的各项培训,正是这些培训活动帮助他提升了工作能力,打开了工作局面。
2017年至今,龙华团区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面向机关、街道、社区等不同领域青年团干部,连续推出经过精准规划的课程体系,分期举办了全区50个社区团委书记履职赋能提升营、机关团干成才、团区委委员履职等系列培训活动,并开展每月一期的青年“Young课堂”团干素质提升活动,辅以专题研讨、外出交流等多样形式,助力团干综合素养的全方位提升,形成“区—机关—街道—社区”青年团干服务青年合力。
基层团干部是团的工作在基层落实的关键,是联系服务团结凝聚青年的枢纽。“特别是基层的团委书记,就是洒落在百万龙华青年土壤中的一颗颗种子,只有他们破土发芽,长成参天大树,才能引领更多的龙华青年奋斗者成长成才、奋斗出彩。”龙华团区委负责人表示。
在一系列培训中,“社区团干赋能提升营”因切中基层团干能力提升需求而备受追捧。
“内容很新、很实、很深,比如公文写作、一页纸工作法、摄影技巧、演讲技巧等,都是基层工作者必备的能力,能够立即应用到我们的工作中去。”程远鹏如此点评。
而他感触最深的是,这些培训课程在思想层面令他备受启发,“有位老师用登山作比较,启发我们如何突破自我局限,我觉得,自己的内心被激活了,我可以有更大的成长空间,可以不断超越自己。”
以培育“领头羊”的方式引领更多青年变身奋斗者,在黎光社区有了直观的体现。
这两年,程远鹏明显感到自己的青年朋友圈扩大了好多。尤其是去年抗疫期间,社区100多名青年响应号召冲到防疫一线,在卡点值守、心理疏导、三位一体入户方面表现了青年的担当,引来社区居民交口称赞。
顺应青年成长规律
构建联系、服务青年新生态
王丽云关注到“龙华青年”公众号的方式很特别,不是朋友推荐,也不是活动吸粉,而是民治街道龙华天虹购物中心“奈雪的茶”店员的一句话。
几个月前的某日,她指着墙上的“青年之家”牌匾问店员:“你好,这个牌子是什么?”
店员随口回了一句:“是那个"龙华青年"的公号,可以关注看看,感觉还不错”。
就这样,“龙华青年”多了一位学设计出身的青年粉丝。
“青年之家”是共青团联系服务青年的专属“门店”。然而,把“青年之家”的牌子挂到了星巴克、奈雪的茶这样一些店面,龙华团区委真是开了风气之先。
贴近青年,服务青年,必须走近青年、了解青年。复旦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学术咨政部部长黄昊认为,伴随着市场经济、对外开放和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当代青年,思想更为多元、表达形式更为多样、对新事物的接受度更为开放,个性化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
新时代青年的成长规律和个性特点迥异于他们的父辈,这是当下青年工作的挑战,也是龙华团区委青年工作的起点。
“星巴克的咖啡、奈雪的茶不仅是茶饮界的网红品牌,同时也是青年人心中的"白月光",年轻人喜欢它们的饮品,热衷它们的文化,更喜爱在它们的服务空间开展社交。”正是基于对青年群体特点的研判、对潮流文化的把握,龙华团区委突破了常规的阵地建设思路,将“青年之家”的牌匾挂到了星巴克、奈雪的茶店里,让“青年之家”真正成为青年愿意参与、愿意来“玩”的“家”。
“一块小小的牌匾,就是一条与青年以及青年背后的潮流文化发生联系的纽带。”龙华团区委负责人这么说。现在,“青年之家”的牌匾还挂进了青年工作聚集的空间,在深圳书城龙华城、青创园相继落地。
依托气象一新的青年之家,团区委陆续推出一系列备受青年青睐的活动:
在星巴克(希尔顿逸林酒店分店),2020年8月11日举办“Match·咖啡讲堂”,青年们在专业导师指导下,亲手制作一杯属于自己的手冲咖啡;11月23日举行“《为什么是深圳》青年读书分享会”,图书作者陈启文老师为青年解密深圳成功的秘诀;
在深圳书城龙华城,开展“星座对对碰”龙华青年七夕交流联谊活动,“三观蹦迪场”“恋爱必做的100件小事”“恋爱公告墙”等新颖有趣的互动游戏让青年乐此不疲。
“从阵地到活动,我们力求从青年的特点出发,营造出一个他们乐于接受、参与的社交生态圈,让他们躬身入圈,在轻松愉快中实现联系、服务、凝聚青年。”上述负责人表示。
赋能青年奋斗者
凸显“龙华发展所需、青年所能”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熊静过上了与同龄人不同的“追剧”生活:定期打卡“龙华青年”公号里“青工学堂”的在线课程。
大半年时间里,做前台销售的熊静自修了“PPT制作”“咖啡冲泡”“九型人格分析”等七八门课程,现在已经能做出一手漂亮的PPT。
“课程都是在线的,学习时间非常灵活,坐公交车都可以戴着耳塞听课,而且每个月都有更新,我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作为一名“打工人”,熊静从心底感谢“青工学堂”拓展了自己的技能。
熊静口中的“青工学堂”,还有个好听的前缀名——“Young学习更精彩”。这是龙华团区委立足青工综合素质能力提升需求,为龙华务工一族量身定制的赋能服务项目,采取线上线下并行学习模式,专注于提供思想引领类、技能提升类、心理减压类等课程。
2019年到2020年上半年,“青工学堂”线上课程吸引210余家企事业单位、5.1万余人次青工打卡学习,课程观看次数逾6万次,累计总学习时长高达2755小时。第一期青工学员获得《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管理员)培训证书》、航拍专业(一级)《UTC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操作手合格证》。
以“Young”理念为核心,龙华团区委打造了全方位多形式宽领域的青年奋斗赋能品牌:服务全区青年团干的“Young课堂”,面向机关青年的“青春就该这Young”,“Young学习更精彩”青工学堂服务全区青年产业工人。
尤其是,团区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盯龙华区数字龙华发展定位,特别聚焦数字经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知识赋能,让龙华青年“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奋斗”,与前沿科技、龙华发展同频共振。
且看这一串前沿培训的课程清单:
今年3月17日,青年“Young课堂”线上课程开讲《数字经济下青年必知的经济学》,南开大学金融学博士赵磊应邀解读全球数字经济变局与青年成长。
去年11月18日,《打造龙华数字经济先行区过程中的青年使命与担当》开讲。
大数据专家、华傲数据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贾西贝博士向龙华机关青年解读数字新基建、数字经济新机遇,分析龙华数字经济布局。
去年12月18日,“青工学堂”《互联网+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思维创新》课程学习落地……
“这些课程,知识体量很大,但也很系统,至少让我们了解了什么数字经济、数字化应用,让我们紧跟上了社会发展、时代变革。”做了多年基层团干的吴银娣赞叹,团区委真是很潮,流行、热点抓得很准!
不仅如此,龙华团区委还在全市首创“龙华义工生活节”,多方链接社会力量、青年人群“YI”起服务广大市民。“义工生活节”以志愿服务为纽带,突出“义工+公益+艺术+创意”的“YI”特色,持续每月最后一个周末在固定商圈举办,开展义卖、公益、艺术摊位集市,实行各街道轮值制度,营造好玩、生活、艺术、有态度的志愿服务氛围。
2020年9月17日,龙华团区委在全市率先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团委签订区校团建共建合作协议,双方以“校企党建合作”“校企团建合作”和“青马工程”为主要载体,共同开展青年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并与宝能科技园共同探索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实习基地,服务深职院学子及龙华区青年创业就业、成长发展。
搭建奋斗者展示舞台
为青年创造更多人生出彩的际遇
“演说家比赛通知里的几行字,唤起了我的表达欲望:用语言展示青春态度,用演说树立青年榜样,让青年创新充分表达。”回忆起去年参加龙华区第三届青年演说家大赛的情形,冠军得主、龙华区新华中学青年教师徐子冰眼神里透出一股笃定:“我意识到自己一定要说,而且要说得漂亮。”
“阅龙华跃青春”青年演说家评选是龙华团区委连续三年打造的品牌活动,这也是一个龙华优秀青年挑战自我、展示奋斗风采的舞台。
三年来,团区委不断创新形式,力争吸引最广泛的青年参与,坚持用语言展示青春态度,通过演说家平台,挖掘龙华各行各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优秀青年,树立新时代青年的奋斗榜样,为龙华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经历此次大赛,我不仅实现了初心——说出我与学生共成长的教育故事,更从青年选手身上看到人生不轻言放弃的精神,这,正是龙华青年青春向上的人生态度。”经过主题演讲、“演讲+”特色展示及“思想交锋”后,徐子冰脱颖而出,摘得桂冠。在《青春有梦》一文中,她深有感触地讲述着大赛带给自己以及青年人的启迪。
这是一个奋斗者的时代,这个时代创造了给青年人成长、成才、出彩无限机会的大舞台。而龙华团区委,则在这股时代的洪流中奋楫向前,为龙华青年奋斗者们搭建更多青春闪光的舞台,创造更多人生出彩的际遇。
这个舞台的台柱不仅仅是“青年演说家”,还有犀牛创造节——龙华区青年创新实践大赛。这项精心策划的赛事,旨在让青年通过创意策划和发起具有社会意义的活动,吸引广大青年主动参与社会公益、关注社会热点并投身社会问题的解决。
2020年度青年创新大赛吸引176支队伍、300余名青年参与。这场大赛构建的是一个全新的青年成长与奋斗展示平台,每个参赛者都从创意提升、行业学习、结构化思考、项目设计四个方向提升基础能力,并在公益导师的辅导下,制作项目,开展路演。
大赛评委之一、空体总经理杨微因此特别寄语参赛青年:“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力,点亮青年人的独特光芒,去找到他们热爱的事情,做沸腾有趣的青年”。
■奋斗者说
北站社区党委副书记邓惠丽:
感恩共青团这个平台助我成长
2017年,我来到民强社区负责共青团工作,这时龙华区全面掀起群团改革,民强社区也成为了试点单位。团区委做的社区团干赋能提升营活动第一场,虽然我只参加了最后一堂课程,我至今还记得是“一页纸工作法”,但就从这堂课里,我感到,改变开始发生了。
此后的团干赋能提升营,我每一期都没落下,每一次参与,都是一次能量的叠加。我明显感到,自己的眼界不一样了,怎么开展青年工作也有了新的思路。我在朋友圈里这么写:“有舍,有得,有沉淀!从容,担当,乘风破浪!”
2019年是我们民强社区青年工作乘风破浪的一年。我们推出了Young你团——社区青年发展计划,探索出了“团长点单—团委买单”的新型服务模式,让社区青年自由组团,自主选择、策划他们想要参与的活动,不到35个小时,5个社区青年社团完成了自发集结,开展了茶艺、手机摄影、星空画、狼人杀等5个活动,社区青年参与积极性一下子被激发了出来。
还有一点,去年抗疫期间,我们发起了“Young未来”抗疫助学计划,为15个有需要的家庭免费提供苹果平板助学设备。这个公益项目被龙华团区委关注后,成为了全区性项目,我也继续参与其中,努力向企业和爱心人士募集资金,最后为龙华区45个民办学校困难学生家庭送去了助学设备。
我讲这些,是想说,我的成长和这些年团区委的赋能分不开。正是这些培训、比赛,系统地告诉了我,如何做一名团委书记,如何思考、表达、链接资源、学习充电、寻找方法,把工作落地。
团区委赖书记曾经把我们社区团委书记比作洒落在50个社区影响青年的种子,我觉得我这颗种子已经破土发芽,长成一棵树苗了!
去年12月,我来到北站社区任职社区党委副书记,不再负责共青团工作了,但是这么久了我都没有离开团区委的群。
一有空,我就会看群里的消息,看看他们的策划、宣传,我依然能从中获得能量。当我遇到问题,我还是会一如既往地私发给团区委的伙伴。我很感恩这个平台助我成长!
新闻推荐
深圳晚报讯(记者郭宇立)5月11日上午,深圳市深水龙华水务有限公司观澜茜坑水厂深度处理工程开工。该工程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