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巩固抗日根据地,增进各抗日阶层的团结,调节各抗日阶层的利益,保护人民群众,改善群众生活,镇压汉奸和反动派,更有效地打击日本侵略者,根据东江纵队决定,1944年1月,宝安县第四区抗日民主政府在观澜地区的丹坑村成立(后迁至龙华窑下村),区长为曾鸿文。
龙华、民治两个乡政府在督导处和区政府的领导下,成立生产合作社,帮助群众发展生产。虽然在1943年乡政府组织群众搞生产自救,使群众的困难有所缓解,但还没有真正解决群众困难。1944年区政府成立后,各乡又组织生产合作社,帮助群众进一步解决生产和生活上的困难。民治乡于1944年初成立生产合作社(社主任邓桂香),向区政府借了30担稻谷和演戏筹款作基金,到公明等地购买粮食和种子回来平买平卖,到深圳买肥田料帮助群众解决了生活和生产上的困难,促进生产发展。
1944年3月,观澜乡民主政府成立以后,认真贯彻区政府“要发动群众,组织起来,搞好生产度荒”的指示,成立以张仲庭为主任的“观澜乡生产自救委员会”,动员殷富人家捐款,发动各村群众,自筹资金,以自筹为主、资助为辅的方法,解决贫苦农民购买种子、肥料、农具问题;发出通告,不准粮商囤积居奇,抬高粮价,同时发动群众开荒扩种,按照“谁开谁种,谁种谁收”的政策鼓励农民大搞开荒扩种。大水坑村集体开荒扩种水稻20亩,库坑村集体开田5亩、开地30亩,白花洞村集体开荒扩种水稻20亩,其他各村开荒扩种的生产度荒活动也普遍开展起来。
1944年、1945年观澜地区连续获得粮食大丰收,没有出现1943年的饥荒现象。
龙华新闻记者 周德萌 整理
新闻推荐
时间:2021年4月27日地点:三围社区宝安日报讯(记者罗慧怡通讯员罗微)为提高街道辖区场所及公众对烟草危害的认识和遵守控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