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小A今年12岁,正在读六年级,听了表妹讲“鬼”故事后,感到十分害怕,甚至影响到食欲,晚上一个人在家时更害怕。据班主任反映,小A平常话少,说话声音小,很少主动回答课堂提问,与同学交往也不多。小A刚走进心理咨询室时显得很拘谨。
辅导过程
第1次辅导
来访学生:我很怕“鬼”,特别是晚上。有时我吃饭,会突然想到“鬼”,饭都吃不下了。晚上一个人在家时,做作业都不能专心。
心理老师:想到“鬼”你很害怕,尤其是晚上,而且会影响到你的食欲和做作业的状态?
来访学生:对的,但是我表妹却一点都不怕。上个学期,她就跟我讲过“鬼”故事,过了一个暑假,我都已经忘了,可是上个星期她又讲了一个。
心理老师:表妹讲“鬼”故事时不会害怕,你觉得疑惑,也希望和她一样不怕“鬼”?你对“鬼”害怕的情绪,随着时间会变淡,但如果再听“鬼”故事,你还是会害怕吗?
来访学生:是的,晚上吃完饭后,爸爸妈妈经常带弟弟出去玩,让我一个人在家写作业,我非常害怕。我跟爸爸说过,要他们陪着我。可是爸爸说,世界上没有“鬼”,要相信科学。
心理老师:你希望他们能在家,这样你会安心一些?就算爸爸告诉你,世上没有“鬼”,你还是不由自主地想到表妹讲的“鬼”,恐惧也随之而来。
来访学生:我要怎么办呢?表妹笑话我胆小。我也不想这样胆小。
心理老师:你认为怕“鬼”是胆小的表现,被表妹笑话是一件难为情的事,想摆脱对“鬼”的恐惧?
来访学生:是的,我要怎么做才能不怕“鬼”呢?如果能像表妹那样就好了。
心理老师:你对“鬼”有恐惧感,是生存本能引发的,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你闭上眼睛,试着想象一下“鬼”的画面,感觉怎么样?
来访学生:“鬼”好恐怖,有着长长的头发,身上好多血。我手心都出汗了。
心理老师:选择一个舒适的坐姿,闭上眼睛,深呼吸,吸气,吐气……一直深呼吸,同时放松身体,放松手臂……我倒数5个数,你可以在我数数的任意时间慢慢睁开眼睛,感觉怎么样?
来访学生:舒服多了,身体放松了,有点想睡觉。
心理老师:深呼吸并放松身体是平抚情绪最简便有效的方法。这周的作业是,只要你想到“鬼”,就做深呼吸,放松身体,观察情绪的变化。
手记
怕“鬼”的情绪对小A的学习及生活产生了轻微影响,但没有泛化,持续时间为一周内。小A求助和改变的动机强烈,有利于咨询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同时也感受到了小A对恐惧情绪的抵抗。我通过接纳、关注及设身处地的理解,让小A意识到,心理老师是值得信赖的,心理咨询室是可以自由表达的。在表达中,小A进行着自我探索,逐渐接纳。
第2次辅导
心理老师:这个星期感觉怎么样?
来访学生:每次想到“鬼”,我就做深呼吸放松身体,现在感觉不那么害怕了。
心理老师:还是会有点害怕?
来访学生:是的,如果表妹不再讲“鬼”故事,我就不会再想到“鬼”的画面了。
心理老师:你更有勇气面对了。但还是希望不要想到“鬼”,不被想象中的“鬼”打扰,你担心表妹再讲“鬼”故事会让恐惧又靠近。想象的“鬼”让你感到恐惧,而表妹对“鬼”的态度似乎是不屑一顾。
来访学生:她胆子大。
心理老师:你也有强大的一面,遇到这个困扰,会主动寻找老师的帮助和咨询,这体现出你有战胜恐惧的能量。
来访学生:我真的可以吗?
心理老师:虽然用了疑问句,但你内心有肯定自己的力量。接下来,把说话音量提高一些。
来访学生:好。(声音稍大了一点)
心理老师:还可以再大点声。
来访学生:好,这样可以吗?(声音又提高了一点)
心理老师:这个音量让我听起来很舒适,你是有力量的。你对这股力量是满意的,力量可以表现在在声音里、语言里,还可以表现在在动作里、行为里……
来访学生:多用些力气吗?
心理老师:你觉得多用些力气代表着力量?你两次走进咨询室,都是轻声慢步,我感觉你特别有礼貌。如果你抬头挺胸,面带微笑地走进咨询室,可以展现出更强大的力量。
来访学生:原来这样也是力量。
心理老师:你在什么情况下表现过这样的力量?
来访学生:开心的时候,还有全家一起出去玩的时候。
心理老师:你开心时更有力量。这样的力量可以经常使用。现在你把背挺得更直了,这也是力量。
来访学生:我感觉到一些力量了。这样的力量会让我不怕“鬼”吗?
心理老师:闭上眼睛,想象“鬼”的画面就在你眼前,想到了,你就动一下右手。(小A动了右手后)用你的力量,吹一口气,感受“鬼”灰飞烟灭的画面。
来访学生:“鬼”不见了,我觉得“鬼”不那么可怕了。
心理老师:睁开眼睛。你真实地体会到你有力量把“鬼”吹走,也感觉到“鬼”并不可怕。本周的作业是观察自己在学习、生活各方面“我能行”的力量,并且体会和肯定这些力量。
手记
在心理老师的引导下,小A发现并肯定了自身的力量,在自身力量增强时,对“鬼”的恐惧感减弱,运用想象,将“鬼”吹散,进一步战胜恐惧。
第3次辅导
来访学生抬头挺胸,微笑着走进咨询室。
心理老师:你今天的状态很阳光。
来访学生:老师,我知道我有很多力量,我不怕“鬼”了。
心理老师:你有了战胜恐惧的经验,以后再遇到让你恐惧的事,你懂得如何面对了吗?
来访学生:嗯,班里有好几个同学愿意和我玩了,原来他们并不是我想象中那样不喜欢我。
手记
本次辅导为巩固效果和结束咨询阶段。小A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我和小A对此达成了共识,并一同就咨询过程和小A的心理发展进行回顾总结,帮助他加深对自己的认识,获得有益的启示。指导小A巩固已有的进步,将获得的经验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新的观念、行为方式和能力逐步稳定、内化,小A表示有信心适应环境。
分析与反思
案例中来访学生怕“鬼”的恐惧情绪只是表象,反映出其自我效能感较低,自信心不足。
在第一次辅导中,通过深呼吸放松练习,先放松身体,再促进心理放松,引导来访学生体会放松前后情绪的变化。观察情绪变化是成为情绪主人的必经之路,所以在作业中,除了身心放松,对自己情绪的观察也同样重要。
来访学生要做到不怕“鬼”,需要克服恐惧,悦纳自我,增强自信。他有自我成长的力量,在第二次辅导时,通过对小A的观察和关注,将小A自身力量反馈出来,促进他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引导,体验自身力量、肯定自己,从而形成积极的自我暗示,唤起饱满的精神状态,战胜恐惧。
常常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对增强自信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第二次辅导后的作业内容就是为了实现积极自我暗示、增强自信的目标设置的。自信是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把许多“我能行”的经历归结起来就形成了自信。当来访学生对自己满怀信心时,所谓的“鬼”(内心的恐惧)也就烟消云散了。
咨询结束两周后,班主任和我反映,该来访学生在班级中朋友更多了,也会主动和班主任表达自己的想法。
新闻推荐
宝安日报讯(记者徐迅)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年来,凭海而兴,向海图强,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深圳支柱产业和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市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