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记者沈婷婷
连日来,参加深圳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深圳市人大代表们围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新部署、新目标,积极建言献策。
谈科技创新:
从原创技术下功夫解决“卡脖子”难题
如何进一步发力科技创新?市人大代表帅红宇表示,深圳一直是创新高地,当前环境下国际形势发生变化,要从基础研究、原创技术下功夫,才能逐步解决“卡脖子”难题。
深圳市人大代表陈湘生称,建立单独的研究院已经不再适用当下的发展需求,应该添加更多引导性的政策,尤其是新型的科研机构,一定要跟高校、企业组成联盟。
深圳市人大代表陈寿认为,“十三五”取得的成就为“十四五”的规划奠定了好的引导作用。目前深圳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方式值得思考,他建议,后期要重视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质量,不要只图数量,忽视了内涵。
谈吸引人才:
优化完善落户政策发展配套人才公寓
怎么把人才留在深圳?深圳市人大代表朱闻博建议,在深圳北站国际商务区建设与人才发展相配套的公寓等设施,全力打造观澜河生态走廊,营造人才生活的宜居环境,使之成为龙华人的精神文化地标。此外,还要以人才驱动创新,加快建设梅观创新产业走廊,建成集人工智能产业、智慧居住社区、优质配套服务为一体的梅观国际创新城。
“怎么样留住高端人才呢?我想是否能考虑分配一部分人才房给科学家们,使他们可以安居乐业,稳定地留在光明工作。”深圳市人大代表何裕隆表示,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人才是第一要素。
深圳市人大代表马健针对深圳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提出了产业布局、人才引进等问题表示,深圳应结合独特的技术储备优势走差异化路线,抓住海外人才回流这一机遇,从个税减免等政策上提高竞争力。建议利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地域、人才优势,着力发展新兴生物科技或人工智能产业。
连任四届人大代表的李继朝也谈到在如何吸引人才方面,要完善深圳市落户制度。李继朝建议,优化完善深圳市落户政策,明确公寓和工业宿舍等具有居住性质的有房产证房屋均可以用来落户,“如果是公司持有可以用来集体户口落户,如果是个人持有,可以用来家庭成员落户。”
新闻推荐
健康生活从合理膳食开始 龙华区疾控中心开展全民营养周宣传活动,倡导“三健和三减”
本报讯(龙华新闻记者黄晓华通讯员何林卿文静)本月的第三周是2021年的全民营养周。为落实国家卫健委、中国营养协会关于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