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二外(集团)海德学校举行和美教育论坛,邀请专家学者共同研讨和美教育体系。受访单位供图
在南山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海德学校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单音与和声》课堂上,教师罗艺以合唱彩排为线索,通过学生表演的两场情景剧生动展现了合唱排练中常见的冲突情景,及时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解决冲突的办法,帮助学生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悟和谐力量,以和声和谐促班级“和美”。
近年来,面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新阶段、新目标、新要求,海德学校秉承培养学生现代人格的理念,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未来人”“完整人”“适应者”“创造者”。为明确人格教育顶层设计,海德学校结合校本实际制定了学校教育发展规划,其中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的和美教育体系,这成为彰显学校变革的力量。
为发布学校和美教育的阶段性成果,5月14日,南山二外(集团)海德学校举行了和美教育论坛,邀请众多专家学者,共同研讨和美教育体系,为学校问诊把脉。
●撰文:陈熊海
和美教育体系应时而生
九年级的学生正处在中考最后一个月冲刺阶段,心理压力较大,同学们埋头于题海之中,彼此情感交流的机会骤减,如何才能让同学们充满力量获得继续前行的动力?学校初中心理教师张耀心通过班级夸夸群和新运卡片加油站两个活动鼓励学生互相加油,引导孩子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临近的中考,从赞美和祝福中收获继续努力的动力,体现了生生关系之和美。
心理健康是现代人格的必备要素,对学生现代人格的培养,是海德学校一脉相承的理念。什么是现代人格?校长梁明表示,在平衡现代化与人格培养的关系中,现代人格要培养学生的现代观念、现代知识、现代素养、现代能力,维护学生最真的优良特质,发展健康精神、正确判断,高尚行操和风雅情趣,以最大程度克服现代危机,防止人在现代化进程中“异化”。
“基于这样的教育取向,海德学校致力于建设教育评价高标准、教育过程高效率、教育成果高品质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如何实现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构建?学校提出了包括和美课程、和美课堂、和美校园、和美文化四方面的和美教育体系。”什么是和美?为什么学校要提出和美教育体系?梁明认为,“和”及“美”两个概念自身有丰厚的文化内涵。“和”是一种宇宙观、社会观、价值观。董仲舒说,和者,天生功也,举天下之道而美于和。和于情、景、意,和于天、地、人,形式与内容、客观与主观、现象与本质、载体与生成、共性与个性的和合就是美。和美教育的现实价值就在于锻造从课堂到校园,从学生知情意行到生命人格的和谐之美。
学校构建和美教育体系也是从学校发展需求和国家教育的大背景出发。梁明认为,疫情使人们的心理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师生关系入手重构学生的心理环境、调整学生的心理生态显得尤为必要,而和美教育就致力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家校关系。此外,学校再造高峰的教育追求和教育路径,应该向和谐教育关系要质量,向美育教育品位、教育层次和教育境界要质量,和美教育体系的构建符合学校现阶段的发展需求。在国家层面,也明确提出要加强美育教育,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由此,学校提出的和美教育体系应时而生。
构建“三和三美”课堂
在海德学校初中数学教师陈军晓的课堂上,充满乐趣的变式训练让学生对知识的探索甘之如饴。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感受几何图形之美、思维碰撞之美,形成核心知识间的结构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规律方法。学生不但学习了数学知识、方法和经验,还分享了如何看待困难、永不放弃的人生态度,诠释了师生、生生、人本间关系之和。
和美课程构建优化、和美课堂实践研究、和美校园规划实施、和美文化提炼建设——在海德学校和美教育体系四大方面中,和美课堂实践研究是和美教育体系建设的核心环节。近一年多来,学校对和美课堂的实践与研究正在各学科、各学段交替逐阶推进。
陈颖老师的小学班会课《我的未来,我的梦想》为学生带来了一次深入人心的理想教育,形式“和”、德育“美”;王娜丽老师的小学科学课《影子的秘密》探究光影奥秘,从“和”的过程中达到“美”的效果;杨红霞老师的初中历史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带领学生神游东京城,体验宋元时期的繁华和美;孙林老师的初中班会课《强国一代有我在》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引导学生将爱国情怀转化为实际行动,情美意和……
从2020年下半年到今年5月,学校教师通过原创教育探索专家指导,通过课堂“四个一”的打磨工程,形成了和美课堂教学范式3.0版本的研究成果,教育教学专刊《海潮》等期刊先后出炉。不仅如此,5月10日至13日,学校开展为期4天21堂和美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吸引了16位教研员、1200多名兄弟学校教师听课、评课。
“师生关系之和,基于良好的师生关系做教育;人本关系之和,基于师生的理解重构教学内容;教、评、学之和,形成从理念到行动,从行动到反思的教学体系。师生关系之和是道德之美,核心是爱生敬师;人本关系之和是创造之美,在于对所有教学知识、教学内容的理解和重构;教、学、评之和是生成之美,基于目标实现和师生实际的动态变化。”梁明对和美课堂提出了“三和三美”的理解。
此外,学校致力于构建包括基础课程、拓展课程、活动课程的和美课程,目标是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学校通过校园秩序和教育教学设施构建和美校园;学校基于理解、尊重、宽容、亲和的关系构建和美师生关系、和美家校关系,基于“科学+人文”的教育理解和教育行为构建学生和美的心理环境,共同打造学校的和美文化。
和美教育体现创新精神
“好教育就是好关系,教育的本质就是以人为核心展开的一系列关系,包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家长、学生与知识、学生与社会,学生与技术等。好的关系就是和与美,和美教育就是在定义好关系。”南山区政协副主席、区教育局局长刘根平表示。
在论坛现场,多位领导和专家对学校和美教育的实践给予了高度评价。“和美课堂顺应时代使命,是南山教育人特别是海德人对新时代深圳精神的重要体现。”南山实验集团南海中学副校长林翠表示,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南山是深圳教育的发展高地,提出了创建世界一流教育的远景目标。海德学校在原有品牌优势、队伍优势和区域优势的驱动下,要以更广阔的视野培养新时代需要的人才。和美教育是对学校历史文化的传承,更是创造未来、创新未来的深圳精神的体现。
“学校规划把和美教育特别是和美课堂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体现了学校平实办教育的思路及担当。”深圳大学教育学院院长赵明仁认为,学校培养现代人格这个目标既传统又现代,既有温度又有厚度。“立德树人的目标是把学科知识与育人更充分地结合。落实这个目标需要育人方式的变革,关键是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
展望未来,学校如何将和美教育作为引领学校变革的重要力量?校长梁明表示,和美教育是学校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追求,是学校教育变革发展的领域与方向,其价值的实现取决于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设效果和抵达程度。
梁明认为,在学校变革这项系统工程里,核心为课堂教学变革。课堂教学变革重点并非范式构建和图谱提炼,而是在和美思想理念引领下保持研究状态,开展课堂教学实践探索,其本质就是改变教与学的关系,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中心和主体,关键在于学生新型学习方式的掌握与运用。“学生新型学习方式是学校教育研究的主要命题,现代化智能手段归根结底要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服务,不能止于为教师教学方式服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果有而不用则是设备;只有有而用才是资源。”
“学科教学要上升为学科育人,要在课堂教学中把持并追求"和"与"美"的理解,起于道德之美,兴于创造之美,成于生成之美。”梁明表示,和美教育将继续为学校的教育变革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新闻推荐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韩文嘉)5·12国际护士节,深圳市关爱办携手安利公益基金会、深圳市医疗物资有限公司带着爱心物品,前往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