缸瓦的各种用法。
郭喜忠 文/图
有一样器皿,生娃用来煮东西,日常装物煮饭装水,死后装骸骨,坛坛罐罐居然是家庭财产别称,这是什么?陶器。有一种薄片,过去是盖房顶遮风挡雨必备,青黄都有,叠起来排列整齐,阴阳相间特别容易摔碎,这是什么?是瓦。两个合起来称为缸瓦。
缸瓦在老宝安的应用极其广泛。可以说,无缸瓦,无生活!说缸瓦与老宝安人生死相伴,一点都不夸张。
先说瓦。老宝安但凡建房子,基本都会用瓦做房顶,台风吹掉吹烂瓦片之后,经常要捡瓦补瓦。因为瓦顶之重要,老宝安人还形成了“天穿节”的习俗。据嘉庆版《新安县志》:“正月往后四日,俗称天穿日,土人馎饦以针线缝其上,祷于天,谓之补天穿”。这是正月十九,为天穿日,实际是雨水前,每年例行检修瓦面补瓦。这样才能安全度过一年雨季。大家都读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可以脑补一下“屋漏”之可怕,体会“瓦全”之重要!玉碎或可挡灾,瓦碎屋漏,有可能导致屋倒毁家的。所以老宝安过天穿节,祭祀女娲,检修房顶,这就是保卫家园。民俗所谓“上无片瓦”,就是说无房无家,所谓“上房揭瓦”,其实是指富家子弟败家,这些瓦,几乎就是房屋甚至家的代名词。
至于瓦罐,生也要瓦罐,死也要瓦罐。每年生娃了,这里的广府人普遍都会用很多瓦煲煮猪脚姜醋分送前来道喜的亲友,而客家人则用瓦煲煮黄酒鸡汤给产妇补身子。日常生活,不论广府客家,都是瓦制盆罐煮饭煲汤蒸粄、瓦罐酿酒腌菜头搅粉舂蒜、储物装干货等等,无所不能;至于大水缸也是每家储水必备的,在厨房中的地位显赫,因为水为财,大年初一,大水缸必须担水装满,是为新(薪)水多多,财源广进,甚至有人要把盆钵瓦罐都装上水,期盼新年能赚钱“盆满钵满”!客家人还对另一种陶罐有特别的感情,那就是“金罂”。长期以来,客家人都有二次葬习俗,人死后先棺葬,几年后开棺取出骨头装进“金罂”再择吉地吉时另行安葬。
由于缸瓦与老宝安先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相关的谚语、俗语、歇后语非常多。在上合村,相关几个语句特别有意思:1、酒罂要借,酒钱要赊,样样靠人(没有竞争力很可悲,也让人看不起);2、十个罂九个盖,盖极都唔齐(房贷、车贷、孩子培训费、老人赡养费……样样要钱工资就这么一点);3、冇耳茶壶只得把口(啥没有只会吹牛);4、瓦埕煲饭旁边出气(没胆量没本事);5、打烂斋钵——一朝破戒(对自己违规进行自嘲);6、大水浸缸瓦铺——盆满钵满!(自嘲受灾受损失);7、瓦封领——包顶颈(瓦脊及转角必须包严实才不会漏水,比喻人很硬很扭总顶撞);瓦面藤菜——晚头生勾勾日头死吊吊(比喻某些夜猫子)……这些语言富有生活气息和生活哲理,或是乐观自嘲,或是形象比喻,让人会心一笑。
(未完待续)
新闻推荐
宝安日报讯(记者胡小娟通讯员刘继相)5月26日,新桥街道组织街道执法队、沙企社区工作站、供水供电等部门开展了集中拆违专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