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晚,龙岗区吉华街道采样点,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核酸采样队队员顶着暴雨坚守岗位为市民采样。南方日报记者朱洪波通讯员李梦园摄
盐田区鹏湾花园核酸检测点,居民正在根据工作人员的指引填写相关信息。黄靖逵摄
龙岗黄阁坑社区核酸检测采样点,义工志愿者正为市民提供帮助。南方日报记者鲁力摄
5月31日上午,深圳龙城高级中学组织全校学生和教职工进行核酸检测,学生们佩戴口罩有序排队。今年高考期间,深圳考生需出具考前7天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南方日报记者朱洪波摄
5月31日深夜,龙岗区园山街道保安社区核酸检测点,医护人员面罩下是一双被汗水模糊了的双眼。南方日报记者朱洪波摄
深夜,盐田区广富百货核酸检测点,医护人员正在为居民做核酸检测。黄靖逵摄
5月31日,深圳上雪科技园核酸检测点,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医护人员在防疫服画上心形加油鼓劲。
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摄
在龙岗区,上门采样的医护人员收到小朋友的手绘画,写着“防疫者,向叔叔阿姨致敬”;在罗湖区,出租车司机师傅听说是采样的医护人员,说什么也不肯收车费,把二维码都藏了起来;在盐田区,接到紧急任务的年轻医护人员主动请缨,冲上一线,用行动践行党员的使命与责任。
一幕幕暖心的画面,筑成了深圳市民齐心抗疫的温暖氛围。
号角已吹响
5月21日,深圳市在对盐田港区国际货轮作业人员例行检测中,发现1名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疫情发生12天以来,深圳累计报告13例无症状感染者,均通过主动监测发现。
抗疫的号角已经吹响,深圳市把应对处置疫情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来抓,采取最坚决、最果断、最严格、最全面、最彻底的防控措施。相关部门科学、精准、有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快速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情扩散。
一场浩大的全民抗疫行动正在拉开,医护人员、公安民警、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悉数上阵,奋战在抗疫一线,开启24小时不停歇的忙碌模式。
烈日与暴雨
5月21日14时,深圳市人民医院作为龙头医院,迅速响应紧急号召,组织20名护理人员率先出击,奔赴一线支援盐田区核酸采样工作。10多批456名医护人员接力,在酷暑下进行“车轮式”连轴采样,截至5月31日,采样近6万份。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的采样团队,近日穿梭于盐田、龙岗多地进行核酸采样。“从早上7时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4时,两个班次不间断轮换,几乎没有休息。”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护士长周荣说。
连日来,深圳被烈日和暴雨夹攻,处于“高烤”状态。坚守在抗疫一线的战士们,常常凌晨还在忙着核酸采样、统计数据,汗水湿透了衣裳,裤子上遍布结晶的盐渍。
都是夜归人
目前,盐田区正在大力开展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双百行动”(即实现全区全员核酸检测和目标人群疫苗接种两个100%全覆盖),并对全区全员核酸检测实行七天三检,从5月31日起开始第三轮检测。
“紧急通知一来,半小时左右就要集结、出发,当天上午8时30分,一支36名队员的核酸采样突击队集结完毕。”深圳市康宁医院的采样突击队队长丁玲说。31日晚上10时许,大雨滂沱,在盐田区盐田街道海桐社区核酸采样点,这支队伍始终坚守岗位,为市民采集核酸。
在盐田区的大小核酸检测采样点,总能看到一群红马甲的身影来回穿梭。他们或是在现场维持秩序,或是在引导信息登记,或是跑上跑下为居家隔离人员配送物品。
自疫情发生以来,盐田团区委第一时间成立了69支志愿服务队、19支青年突击队和常态化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预备队,志愿者们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疫情发生以来,龙岗区园山街道西坑、大康、安良等重点社区采取社区(村)封控管理,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5月31日22时,暴雨突袭,龙岗区的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们依然在抗疫一线忙碌着。
安良社区工作者准备的一锅姜汤暖透了众人的心。“巡逻结束衣服已经湿透了,喝了很暖身,也很暖心。”龙岗区保安服务公司熊小冬接过社区工作人员端出的一碗热气腾腾的姜汤。彼时,熊小冬刚结束夜间防疫执勤,在园山街道安良社区工作站,一群红马甲还在守候着夜归人。南方日报记者刘珊
新闻推荐
麦源献2020年8月,玉律辖区一名员工下班回家后在自租的屋内意外身故。家属与公司就非因工死亡赔偿问题产生纠纷,共同请求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