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迁(右二)在深圳市进口冻品集中监管仓开展工作。受访者供图
深圳晚报记者 李超
2020年,广东省2020年度选调生和急需紧缺专业公务员面向港籍青年招录,同年12月,首批港籍深圳公务员正式上岗。半年时间过去了,他们的工作如何?他们的生活发生哪些变化?他们眼中的深圳又是怎么样的呢?近日,深晚记者走进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所属市场稽查局,实地了解港籍青年来深工作背后的故事。
是偶然也是必然
位于市市场稽查局4楼的价格监督检查和公平竞争稽查处办公室,这是首批港籍深圳公务员之一万迁的办公地方,办公桌上摆放的几本厚厚的价格监管法规条例和材料,让人很难与一个刚刚在这里上班半年的年轻人联系上。“要通过不断学习,才能尽快了解所有的法规条例,执法办案才能更加得心应手。”万迁略带羞涩地告诉深晚记者。
1994年,万迁出生于湖北武汉,小学、初中都在内地读书,后因父亲工作调动,他入籍香港并在香港完成高中、大学的课程。在香港企业工作了一年后,他通过研究生考试,成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一名金融学硕士研究生。
说起当初为何选择来深圳当公务员,万迁认为,这其中既有偶然也是必然:自己是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看到招录信息报名参加的;而也早在本科毕业时,他就曾有过回到内地工作的想法。
“深圳是一座有活力的城市,公务员就是人民公仆,可以在这样一座城市为人民服务,我感到十分开心。”万迁表示。
两次到一线参与疫情防控
近半年时间里,万迁先后参与了多宗价格监管要案的处理和价格执法、公平竞争执法等多方面工作,其中疫情防控工作的经历让他最难忘。
今年是万迁第一次在深圳过春节,他选择申请加班。“我刚来深圳,就自己一个人在这边,可以借此机会提升业务水平。”万迁说。
但这个春节,万迁过得并不轻松。为了疫情防控,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他被抽调前往深圳市进口冻品集中监管仓,穿上防护服参与冻品消杀监管工作。第一次穿上防护服,万迁坦言既自豪又有点忐忑。
“在那个环境下,内心的压力肯定会有的,防护服太勒了也不敢用手去碰,眼镜滑落了也不敢随便用手去扶起来。”现在看到当时穿着防护服的自拍照片,他还有些激动。就这样,万迁小心翼翼地度过了3天的加班时间。“春节跨年的钟声,我是在车上的收音机里听到的。”万迁回忆道。
相比于第一次的紧张,万迁第二次参与集中监管仓工作称得上轻车熟路了。今年4月,万迁被抽调到集中监管仓支援一线工作,主要负责信息预约。自4月6日至5月8日,整整一个月时间,他过上了每天7时上班,21时下班的生活。
万迁介绍,自己每天7时左右开始整理汇总数据,赶着8时提交第一份数据报表,每天晚上最后一组数据收集上来是20时,整理完数据基本都是21时才下班。
事实上,在这半年时间里,万迁参与的疫情防控工作并不在少数,比如口罩售价监管等等。“可以为深圳疫情防控工作做点事情,我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他说。
在疫情防控期间,那些党员同事冲锋在前、英勇奋战的事迹,让万迁有些“感动和羡慕”。他介绍,自己的家人也有是党员的,“作为一名党员是光荣的。”万迁表示。
港籍公务员是交流的桥梁
万迁选择来深工作,他的家人都十分支持。万迁透露,他父母一直认为,自己应该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内地的建设发展当中。此外,深圳近年来的高速发展也让万迁和他的家人对未来信心满满。
作为深圳首批港籍公务员,万迁既自豪也充满了期待。他把自己及同批的深圳港籍公务员定义为一座桥梁——一座促进深港积极信息交流的桥梁。他认为,目前是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深港人才交流政策的推行,是个好的开始,有利于深港青年更深入了解两地。
与万迁同一批考上深圳公务员的港籍青年陈巧雯也向深晚记者透露,自己就多次把面向港籍青年招聘的相关信息推送给朋友,鼓励他们报名参加,其中有不少朋友已参与了相关考试。
万迁、陈巧雯已在深圳工作、生活了半年时间。他们都提到,自己是因为深圳敢闯敢试推行的人才政策才可以来到深圳工作,相信深圳开放、活力的城市特性会吸引更多香港青年、澳门青年来深工作。
港澳人士成为深圳公务员,是大湾区深度融合、港深携手的一个重要标志。深晚记者了解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研究推进港澳居民中的中国公民依法报考内地公务员工作”,未来,还将有越来越多爱国爱港、爱国爱澳的港澳优秀青年融入国家、参与大湾区建设。
专家看法
人才交流为香港青年提供更大舞台
对于深港人才交流政策的推出,业内人士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深圳市企业人力资源发展促进会秘书长王小金认为,从以往的企业人才互通到现在的公务员人才互通,将让更多的香港同胞亲身参与到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建设中来。
目前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关键阶段,人才交流将会发挥哪些积极作用?王小金分析道,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和发展都需要依靠人才,而人才主要来源于高校,在最适合自己的土壤中才能创造最大的价值,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的高校发展水平和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是不对等的,加大人才交流力度,降低人才互动的门槛,能够促使大湾区城市间人才供需相对平衡、优势互补,起到人尽其才,进而推动产业发展和湾区深度融合的作用。
新闻推荐
深圳晚报讯(记者袁晔)深晚记者获悉,截至5月30日,在深台湾同胞累计接种疫苗超过5000剂次。全市对台工作系统迅速行动,第一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