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讯(记者 李海若 通讯员 黎娜)“小刘,我们收到紧急通知,下午1点就要出发,请备好50人份的防疫物资。”5月31日中午12点接到电话,龙岗区妇幼保健院医务科的刘洪青顾不上吃饭,赶紧行动起来。作为医院防疫物资“大管家”,自5月22日以来,他的电话每天都被“打爆”了!
5月31日至6月2日,共配给包括防护服、N95口罩、帽子、鞋套、手套等防护用品在内的整套防疫物资约750人份,这组简短的数据,却是物资保障组的6名工作人员夜以继日用双手逐一配出来的,他们在后方的守护为一线大规模核酸采样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物资保障。
6月1日凌晨6:30,送走最后一支核酸采样队,刘洪青和同事们又开启了新一天的物资清点、调配、整理工作。“我们要保持随时待命状态,一旦计划有变,就得同步进行调整。”为了确保随叫随到,晚上备好物资的刘洪青没有回家,而是在医院的会议室或值班房简单“对付”一下。
自嘲有强迫症的他,每天都把物资箱摆得整整齐齐,每个箱子外面都贴有归属标记,就连箱子里面的物品也是“各司其位”,既让每天劳碌的同事看了心情愉悦,也方便辨认领取,提高工作效率。干完这些精细活,刘洪青还会拍照记录并上传到群里让领队们确认。
虽然做足了准备,部分采样队、特别是支援安良八村的小组,偶尔也会因临时采样量增加而出现物资不够的情况,需要院部紧急协调,刘洪青也因此成了出入医院总务仓库和设备仓库的“常客”,遇到院内也缺货的,还要快速向区卫健局物资组申请调配,再安排车辆立马运往采样点。
新闻推荐
廖晓明、翟逢娣夫妻穿戴防护装备。深圳特区报记者李忠摄扫码上读特看“疫线”夫妻故事■深圳特区报记者任琦通讯员黎娜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