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党员费成城是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南山医院)医务科一名医疗应急干事,医院领导和同事们都亲切地称他为“费费”。
此轮疫情发生后,协和深圳医院先后派医护人员到盐田、龙岗、南山等地对重点人群进行核酸采样。5月23日—6月1日,该院已累计完成3万人次重点人群的核酸采样。在这期间,费成城几乎每天工作到凌晨两三点才下班,成为医院防控办名副其实的“铁人”。
轻伤不下火线
医务科是协和深圳医院抗疫的指挥中心。5月23日,医院接到上级紧急通知,要派人对涉盐田疫情的蛇口码头区域重点人员进行核酸采样。
调度人员、培训上岗、协调物资、调配运输……尽管有了去年的经验,但每一项任务,他都不敢松懈。
在医院,他要协调好人员、物资、车辆;在现场,他要协调采样场地、人员分配、采样流程。由于现场人多吵闹,为了维持秩序,费成城需要持续地说话、大声“喊话”,在抗“疫”第二天,他的声音就哑了。
嗓子哑了说不出话,他从没想过请假。“轻伤不下火线!这点病算什么,我少点说话就行了。”费成城说。之后,他就带上一个“大声公”去现场。为推进采样工作顺利进行,他没有少说话,发炎的喉咙也就一直没恢复。
最短时间出结果
5月25日,费成城带着医护人员赶赴龙岗一学校进行核酸采样。当时已是下午4时,为了让学生尽早离校,费成城拍着胸脯承诺,用最短的时间出检测结果,让学生当晚能回家。
在整个团队的协作下,救护车争分夺秒将样本送回医院实验室。终于在当晚11时,全校1500多名师生都拿到了核酸检测报告,顺利返回家中。当费成城带领团队从龙岗返回医院,已经是凌晨2时多了。
“他真的太拼了,每天像一个陀螺一样忙得停不下来。”被他的拼劲所折服的同事张小伟说。有一次深夜来了新的任务,为避免医护人员脱水,费成城和医务科副科长徐明明自掏腰包,为医护人员购买功能饮料,补充电解质和水分。
费成城是一名党员,有10年党龄了。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党员就应该冲在最前面。”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舍小家为大家
抗疫第一线,上阵“夫妻兵”。费成城的妻子李霞是协和深圳医院体检科的一名护士,这几天,她多次参与了核酸采样工作。对于彼此的工作,两人都很理解。
“我们互相牵挂、担忧,但更多的是默默支持对方。”费成城说。夫妻俩都上了抗疫一线,最对不住的是7岁的儿子乐乐。这些天都是孩子的姑姑在帮忙照顾。
6月1日凌晨,费成城回到家,看到儿子给他留了一张字条,“爸爸,吃饭。”费成城说,“看到这几个字特别感动。孩子长大了。”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凡人挺身而出。费成城说,“只有守护好大家,才有我们的小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无怨无悔,在疫情面前,履行一名医务人员的职责,就是把抗击疫情工作摆在首位。
南方日报记者崔璨丁侃刘珊
通讯员向雨航
新闻推荐
医护人员的子女“早当家” 儿童节这天他们这样对父母说……在这个没有父母陪伴的节日,他们通过视频表达了对奋战抗疫一线的父母的爱,以及对父母工作的支持
在这个没有父母陪伴的节日,他们通过视频表达了对奋战抗疫一线的父母的爱,以及对父母工作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