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深圳中轴线上的深圳北站中心公园,是集绿化美化、人文底蕴、休闲健身于一体的绿色人文生态新景观。
程新 文/图
深圳在2020年12月举办了年度簕杜鹃花展,龙华区的花境作品脱颖而出,《城市自然画廊》问鼎此次大赛造园综合奖金奖。作品表达了“珍爱自然、大爱祖国、深爱深圳”之情,近200个植物品种融合在龙华最具代表性的版画创意设计中,以盛开的花语讲述龙华故事,体现了龙华发展的每一次华丽蝶变。我在这次大型花展中也看到宝安、福田、龙岗等另外九个区的缤纷倾诉,的确是各自尽朝晖。不过,我对龙华的得奖有一个心得,就是把花的意境细密地演绎出来,让每一个观赏者置身花境花语中,亲临其境,感受互动。
之后,我以《12月,书城广场对着簕杜鹃花展》为题,在第78期《光影新播客》上写诗致敬,同时,也触发了之前的一个心愿:我要策划一次展现龙华区全域美景的生态摄影大赛,为生态龙华的大美景致点赞。说到做到,近日,《镜头下的生态龙华》全国生态摄影大赛的策划执行文案已顺利完成并送报上级部门审批。
提起龙华生态环境的布局谋篇,会有一箩筐的话要说,关键是要捋清思路,比如,“疏朗通透、简洁大气”是龙华区绿植花圃景观分布的设计特色,在五和大道、留仙大道等9条道路中间带和两侧种植开花植物,摆放特色花箱、花器艺术小品,结合植物形态、株高、花色、叶色等因素,营造自然亮丽精致的花境景观。还有,在沿河路、观天路、五和大道等50处道路路口的渠化岛上,结合植物配置、花境搭配等方式,布局了龙华大道“再立潮头”、阳台山绿道“山高水长”、和平路“爱心龙华”等10处生态题材的雕塑,以独特的街区绿雕为龙华点亮了生态的艺术之光。
在我着手策划文案时,恰逢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启动了摄影征稿,看来,对生态环境的变化,大家都有共识呀。我以摄影作品《深圳,蔓延绿色四季梦》参与了活动,照片配文中说:“走在深圳的街上,犹如踩着绿意的诗行,看那一片片叶子,从枝芽泛青到葱郁翠绿,再到苍林毓秀,直至满城尽带黄金甲,又到第二年满树繁花……这条路,就是绿叶婆娑的南山东滨路,满地碎影,抬头,是绿色的天,低头,是游动的画。从街的这端望向那端,好像时光隧道,踏进去,就入了桃花源……”摄影的冲动来自对生活的感动,策划的灵感则来自对深圳乃至龙华生态悉心呵护的一片热忱。
《镜头下的生态龙华》的活动策划,着力于公众的参与感:通过摄影作品记录龙华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变化,用自己的“视界”,展现龙华区的精神面貌,包括环境治理的成果、公众参与环保的画面、人文景观等等。
在策划摄影文案时,我的思路灵光乍现,于是,把摄影活动融进了独创的“龙华生态读本”系列第一季里,第一季策划内容还包括《美丽龙华·幸福家园》生态征文大赛和《大美龙华,“童”画世界》环境主题儿童画接力赛,此为插曲。
曾荣获中国十大杰出时尚摄影师的深圳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魏玉明告诉我:“万物互联的时代,摄影也有方方面面的内容需要综合,要结合新型技术平台,传输和识别照片方便了,大家参与摄影的积极性就更高了。”魏老师点拨到位,龙华的摄影大赛从接受投稿起将会衔接优质的影像生态圈。赛事环环相扣,让一种传统的艺术功能,插上了新的翅膀。
有人把“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观澜河称为深圳中轴线的生态走廊,龙华的生态胜景又何止秀水繁花?期待参与者拿起相机刹那结缘,情深聚焦景深:用画面讲述龙华绿色版图的葳蕤成长,图说自己的生态故事。
新闻推荐
耐心准确迅速 全力防疫情 大浪街道“数据达人”日夜坚守筑起防疫屏障
本报讯(龙华新闻记者周德萌通讯员高婷陈虹谢婷婷)人员信息核查是疫情防控的重要屏障,每条信息都关乎居民的生命安全。面对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