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萍双膝跪地为婴幼儿核酸采样的照片已经刷屏并广受赞誉。
6月8日下午2点30分左右,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部三楼产科病房狭长的过道内,34岁的杨海萍来回穿梭。
此时,她仍不知道自己的双膝跪地为孩子们进行核酸采样的照片已经刷屏并广受赞誉,她笑着说,已经连续两天没有任何时间看朋友圈了,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温柔跪姿 只为与孩子平视
6月7日下午3点半左右,宝安区沙井街道沙二社区冠群苑一楼,杨海萍作为晚班检测人员早早赶到现场,着手准备好各项工作后,紧张投入为社区居民进行核酸采样。
“准确地说,我也不知道这张照片是啥时候,是谁拍的,”杨海萍坦言,当时有不少居民排队,其中有部分家长怀抱着婴儿,“可能是因为见到我们穿成这样,轮到孩子们时,小孩一见到我就紧张,部分还会嚎啕大哭,为了减少他们的恐惧和痛苦,我就选择了这样的姿势,我并没有留意自己是不是跪姿,只是觉得这样可以平视孩子的眼睛,温柔地跟他们对话,安慰他们。因为看到这些孩子,我总是会想起自己的孩子。”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杨海萍说。
2003年,正是因为非典的原因,她选择了入读医学院。随后,15年的临床一线经验,让其每每在被需要时上了一线。“医护人员的确是太忙碌了,但抗疫的确需要你,所以当时医院召集大家报名时,我们第一时间报名,毫无怨言。”杨海萍义无反顾逆行的背后,却有着“两老两小”现实的困难。
“公公、婆婆都已经70多岁,平时,我们还可以照顾一下,但最近实在太忙了,都靠老人家自己顶着。大女儿11岁了,但小女儿才8个月大,很多时间回家之后,两个孩子都睡着了。”杨海萍坦言现实的困难很多,但其又感慨,谁家没有困难,只是情况不一样而已,“我们小家就自己顶一顶吧!”
点赞之后
他并不知道那就是自己的妻子
就这样,杨海萍所在的科室、医院和社区、沙井街道工作人员一起组建了积极勇敢、默默奉献的“先锋队”,他们不约而同地主动报名参加核酸采集工作,暂时放下“小家”,与“大家”并肩作战,冲在一线。
6月7日晚,杨海萍双膝跪地为孩子们进行核酸采样的照片已经在沙井街道工作人员群中开始转发。
很快,47岁的刘镇平已经看到了照片,他为自己的这名“战友”点了大大的赞。刘镇平是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医务科的工作人员,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底,他曾经赴西藏援助帮扶,疫情再冲锋时,他又第一时间参与到沙井街道疫情工作中来,负责现场协调、后备保障等,必要时随时穿起“大白”,投入采集工作。
不同的是,他是杨海萍的队友,更和杨海萍是一对见不到面、但默契的“夫妻档”。“点完赞,他就又投入工作了,晚点,有人在群里问起这名女医护人员是谁,知情的社区人员告知了具体科室和姓名,刘镇平才知道点赞的正是自己的妻子杨海萍。
对此,杨海萍倒也挺心疼丈夫:“他每天回来得更晚,凌晨两三点钟是常态,为了不打扰孩子和我们,他自己一个人睡,所以我们也好几天没见面了。”晶报记者 柯季
新闻推荐
宝安日报讯(记者何冬英通讯员徐志鹏刘维)日前,新桥街道的志愿者,以及新桥、新二、上寮等社区的空巢老人、环卫工人、交警等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