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东。
扫码观看本场活动视频
“父母关注孩子的优点,还是关注孩子的缺点,对孩子的成长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影响。父母以"孩子是最棒的"为出发点和认知基础,才能让孩子更健康成长。”6月5日,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深圳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催眠专业委员会委员刘庆东做客宝安文化茶座,从一名创伤心理治疗师的角度,分享了如何通过赞美,在孩子心里埋下好的种子,避免可能的心理创伤。
用赞美在孩子潜意识里埋下好的种子
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刘庆东首先介绍了积极心理学中的一个关键假设:你的孩子是最棒的。如果父母相信孩子是最棒的、此时的状态是最好的、有能力解决问题,并且告诉他,在他的潜意识中埋下种子,孩子就会慢慢长成父母口中的样子。“没有一个孩子不想当好孩子,人就像种子,放在那里只要条件合适总会发芽。”
刘庆东举了爱迪生童年的例子作为佐证:母亲告诉爱迪生,老师在信件中说他是个天才。多年后,爱迪生如其母亲所言,发明了留声机、电影摄影机、电灯,一生的发明共有两千多项,拥有专利一千多项,对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母亲去世后,爱迪生整理母亲遗物时才发现,信上实际说他是个低能儿。“爱迪生是个低能儿,可母亲把他变成了天才。”正如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人有亡斧者”和心理学概念孕妇效应、买车效应所说,人关注什么,那个东西在你眼中就会放大、变多。如果盯着孩子的缺点,就会觉得孩子身上全是缺点。为什么大部分父母很难做到像爱迪生的母亲一样,看到孩子好的天性这部分,反而更喜欢盯着孩子的一点点缺点呢?刘庆东分析道,这有社会生物学方面的因素,“关注问题是人的本能,是人类长期进化的结果,就像喜欢高脂肪高糖的食物。很久以前这些习惯使这些人活了下来,但现在这些习惯正在"杀死"你。”
通过赞美在孩子童年时埋下好的种子,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但如果相反,不断否定孩子,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感受到不安全感、低自尊、不自信,长大之后再想要改变,需要花费非常大的力气做心理创伤治疗,效果还不一定好。而潜意识里的这些缺陷是懂得道理也无法改变的。刘庆东说:“懂了道理也可能过不好这一生,因为决定一个人行为模式的,往往不是理性思考,而是潜意识层面,形成于童年不断重复的经历。父母从小对孩子说他是天才还是他很蠢,对孩子对自己的判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批评、指责、压制都是对孩子的“电击”
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这只笼子里的狗,像不像我们的孩子?为什么有的孩子会变得自言自语、有抽动症,或者用刀划伤自己的胳膊?因为孩子在一次次被否定后,也会习得性无助,抗争一次没用,再抗争一次也没用,只能攻击自己。”刘庆东认为,每一次对孩子的批评、指责、压制都是一次“电击”,一旦造成孩子习得性无助,就会成为心理疾病。
“当遭受过创伤孩子焦躁不安、好斗时,他们经常被贴上"坏"的标签,而他们的痛苦被忽视了。”刘庆东说,每个人都希望被尊重、认可、接纳,并归属于某个群体,而青春期的孩子最在意的就是自主、自尊。偷看孩子日记,孩子感到自己丧失自主权和隐私;孩子被别人欺负回家哭诉,父母不仅不安慰,反而指责孩子,是对孩子的第二次伤害,甚至伤害程度更深。心理能量低的父母没有能力帮助孩子,孩子又无力反抗,这样的家庭对孩子来说如同深渊。现实中,这类家庭存在一个常见的结构,即缺位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失控的孩子。
赞美的方法与误区
要如何避免家庭坠入深渊?在刘庆东看来,掌握赞美的方法很重要,他分享了《家庭的正面管教》一书中提到的赞美的五个步骤:
第一,叫孩子的名字。孩子特别需要被看到,有的孩子为了不被忽视会故意淘气,对孩子来说,没有回应就是绝地,所以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到这个赞美就是给予他的。
第二,表扬具体的好行为。笼统的“你真棒”不是赞美的好方法。
第三,说出自己的感受。例如“妈妈很高兴、很感动”。
第四,问:你是怎么做到的?这句话非常关键,问句是让孩子自我反思,掌握成功的经验,下次还可以做到,并且给他自我赞美的机会。
第五,如果×××知道你做到这件事,他会说什么?利用社会支持资源,例如对孩子来说老师的肯定很重要,就问他,如果老师知道你今天作业做得很快,他会说什么?
同时,赞美还有5个误区:
第一,有期待。告诉孩子做得不错,但下次要更好。此时这个“不错”就失去了赞美的效果,因为这是一个批评,是在质问为什么没有做得更好,是假的赞美。父母不应该用自己的期待给孩子更多压力,要明白他从心底想成为很好的孩子,父母要学会接纳孩子。
第二,敷衍。也就是不表扬具体的行为。父母应该认真对待孩子的每一个优点和每一个缺点,哪怕一件事做得极为错误,背后一定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切忌敷衍。
第三,言过其实。把很小的事情说得比天还大,孩子自己心里明白,哪有这么夸张,反而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不真诚。
第四,用挖苦讽刺的语气。
第五,混乱。赞美的标准不定或者表扬缺点。
本版文字:宝安日报记者 罗慧怡 摄影:宝安日报记者 宋璐
■互动
问:您提到出问题的家庭的基本模型是缺位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失控的孩子。也就是说,仅仅解决母亲的焦虑问题,父亲依然缺位的话,仍然不能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那么如何解决父亲的缺位问题呢?
刘庆东:要让父亲意识到并履行他的责任。这是一个较大的话题,涉及家庭、社会的方方面面,可能要留待下一次讲座详细讲解,这里仅聚焦家庭内部“缺位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失控的孩子”这个三角模型的三个角之间的关系。
三个角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家庭里父亲缺位、母亲焦虑,容易导致孩子失控,家长的焦虑会传染到孩子身上。比如说,一个孩子怕蜘蛛,可能是因为妈妈怕,他看到妈妈面对蜘蛛时的反应,认为这是个不得了的危险。
母亲的焦虑不仅会传染给孩子,也与父亲的缺位互为因果。从天性上来说,女性比男性更细致也更啰唆,男性怕啰唆,试图躲避啰唆并躲避养育责任,而当男性缺位、女性又得不到其他社会支持时,女性只能不断要求男性担起责任,这时就会陷入恶性循环,男性越来越缺位。可能大家都听说过这样的男性员工,即使工作做完了,也要留在公司加班。反之,如果爸爸有责任感,知道自己的缺位对家庭来说是大灾难,主动参与对孩子的养育,母亲的啰唆和焦虑可能都好了。针对这类困境,我们心理咨询中有种方法叫家庭治疗,如果家庭自身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考虑求助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
问:因为家庭中父亲缺位,很多人就把希望放在学校,认为要通过多招收男教师的方法培养男孩的“阳刚之气”,您认为这种说法合理吗?
刘庆东:如果“阳刚”指的是勇敢、坚毅、有责任感这些美好的品质的话,孩子需要所谓的“阳刚教育”,但我认为,没必要通过招收男教师的方式,体育类的课程设置可能更重要,通过发展体育,让孩子在运动和集体中养成好性格和好身体。
新闻推荐
宝安日报讯(记者金晶通讯员刘玉元)昨日,在翻身小学的核酸检测采样点,刚刚完成了核酸采样工作的医护人员收到了一份“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