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 民论坛
近日,深圳市疾控中心发布了5月下半月(5月16日~31日)的全市伊蚊密度监测结果:对全市446个监测点中不合格的122个点进行公布,标示中高度传播风险。同时还进行科普:中密度说明有一定的登革热传播风险,高密度则意味着一旦有外部病例输入,就可能在周边片区引发登革热流行。登革热治疗没有特效药,也没有疫苗可以预防,一旦发展为重症病例,可因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为深圳的这一做法点赞。此前的2019年7月,江苏推出了首份“全国蚊子出没预报”,具有开创性意义。但这一预报只是将数据概括到各省市。2020年9月,深圳推出了首个“蚊子地图”,细化到小区、公园、广场、医疗机构、建筑工地,学校等场所。今年夏天,蚊子一出现,深圳“蚊子地图”又马上跟进,进行监测。这个精细化服务思维,值得称道。
“蚊子地图”的服务模式,具有很高的复制推广价值。比如,进入夏季,高温天气频发,“乘凉地图”就很有意义——城市有哪些乘凉的好去处,新开放哪些乘凉地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地图提供清晰的指引;在农村,有多少河湾湖泊,哪些地方是溺水事故高发地,做个“溺水地图”,家长们一定喜欢。
曾有快递小哥绘制了城市堵车地图;曾有热心市民绘制了暴雨时段城市的积水地图;曾有公益人士绘制了城市的污染地图......这样的民生地图,更应该成为政府部门的公共服务。
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就要用绣花功夫做好调查研究。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各地不妨借鉴“蚊子地图”,把民生实事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中去。◎丁慎毅 媒体人
新闻推荐
粤康码系统持续优化升级 分别增加48小时内、72小时内核酸阴性紫色、绿色标识
深圳特区报广州6月12日电(记者刘良龙通讯员粤政数)6月12日,广东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向媒体通报:该局组织数字政府建设运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