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青已无偿献血293次。
深圳晚报记者 郭宇立
“小青姐好”“小青姐来啦”“小青姐今天来献血吗?”一句句熟稔又亲切的问候在深圳血液中心的大厅响起。和往常一样,深圳市劳动模范协会专职工作人员陈小青来到大厅,乐呵呵地挽起衣袖便开始献血。
20多年来,陈小青共献血293次,是不折不扣的“献血达人”。她还组织成立了全国第一支红十字会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深圳市红十字会无偿献血志愿工作者服务队。今年,她和钟南山、吴京、姚明、海霞一同成为今年世界献血者日的国家无偿献血宣传员,以自身经历呼吁广大职工为爱挽袖。
1989年,陈小青来到深圳,成为一名公交车乘务员。“1995年10月7日是我第一次无偿献血的日子,因为一位好朋友生病住院,我第一次知道无偿献血可以帮助他人。”上世纪90年代,深圳在全国率先开始推广无偿献血。但当时仍有许多人对这项工作不了解。
1999年,陈小青受邀到北京接受无偿献血全国先进个人最高荣誉——金杯奖。“邀请函寄到家里,我先生才知道我在无偿献血。”得知情况后,家人纷纷被陈小青所带动,开始无偿献血。为更好地推动无偿献血工作,回深后,陈小青即与27位获奖者倡议成立了全国第一支红十字会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深圳市红十字会无偿献血志愿工作者服务队。
从一位普通的公交乘务员到深圳市劳动模范协会专职工作人员,多年来陈小青几乎将所有的节假日都贡献给了无偿献血事业,带领着志愿者们积极参与宣传、动员和招募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及器官捐赠的工作。
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是治疗白血病,淋巴瘤和骨髓瘤等血液肿瘤的较为有效和理想的方法。截至2021年3月底,全国有290万人进入中华骨髓库,捐献造血干细胞11051例,其中深圳有50444人入库,深圳已完成超400例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只要有志愿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我就会天不亮就起来,炖好鸡汤给他们送过去。我想对他们致敬,为他们送去一位志愿者老大姐的关怀。”陈小青说。
2013年,陈小青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也是她接触工会组织的缘起,热爱工作和生活的她觉得自己与工会工作十分契合。“2014年底,我办了退休手续,这时候深圳市劳模协会刚好开始重新运作,深圳市总工会的同志因我20多年对义工服务工作的坚持,所以提议让我到工会做一些为劳模服务的工作。”在她看来,劳模协会是自己和工会之间的纽带,工会是职工的家,劳模协会是广大劳模的家。“我会做一些很具体很细微的工作,服务劳模、落实劳模的福利待遇、解答劳模评选的相关政策、安排劳模的体检和疗休养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去协调。”虽然事情琐碎,陈小青始终保持着亲和力,踏踏实实、事无巨细地完成工作。
令她终生难忘的是,2015年9月3日,她被深圳市总工会推选作为深圳市唯一的劳模代表到北京天安门观礼,全程见证了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阅兵仪式。“我只是个普通的职工,我取得的这些荣誉属于所有人。”今年的6月14日是第18个世界献血者日,陈小青与钟南山、吴京、姚明、海霞一起成为今年国家无偿献血宣传员。她期待,尽自己所能,动员更多职工朋友来加入无偿献血工作中。
新闻推荐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韩文嘉)空中音乐会、线上国学知识挑战、云游红色景点……端午节小长假期间,深圳策划了丰富多样的线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