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障儿童在学习非洲鼓。受访者供图
深圳晚报讯 (记者 高灵灵) 每逢周末,位于龙华区民治街道的IC爱创空间便会迎来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或学习非洲鼓,或学习书法,或学习舞蹈,灿烂的笑容洋溢在他们的脸上。
在IC爱创空间的运营团队——深圳市雨燕残疾人关爱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张莹莹的眼中,这些身体或智力有缺陷的孩子,与普通人无异。在她看来,他们都可以走出家门,自信勇敢追梦。2011年投身助残就业创业事业以来,张莹莹带领团队创办4家社会组织、2家企业,在岗员工90%以上是残障者和残障儿童家属,在探索出残障者多元化就业创业模式的同时,也为许多残障家庭带去希望和爱。
丰富的兴趣班
让残障儿童自信地走出家门
说起第一次见到张莹莹的场景,王毓旋至今记忆犹新:“当时我们刚刚搬到龙悦居,她突然上门,向我们了解孩子的情况,关心孩子的现状。”王毓旋的孩子林林(化名)是一名智力三级残疾的儿童。长期以来,林林都在普通学校就读,由于与身边的同学交流困难,林林鲜少交到朋友,放学回家后也很少走出家门,常常独自待在家中。
“一开始我们并不了解她,但她在跟我们聊孩子的事情时,提出让孩子回避一下,这个小细节让我很感动,觉得她是真心对孩子好的。”王毓旋说。了解孩子可以免费上艺术培训课程并可以上台进行汇演后,王毓旋与家人被触动了:让林林像正常孩子一样走上舞台表演,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在张莹莹的帮助下,林林学习了非洲鼓和书法,更是交到了好朋友。“现在他一到周末就兴奋得不行,因为可以去上培训课了。”王毓旋笑道。更让她激动的是,林林开始主动跟她分享生活:“今天我们培训班的××都没有来上课,也不知道他干嘛去了。”在王毓旋看来,孩子开始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是成长的一大步。
偶尔,王毓旋会在旁边看着林林和其他残障儿童一起上课。“培训班的老师们真的很有爱心和耐心。”王毓旋说,眼看着孩子越来越自信,她对张莹莹的感激便越来越深。
据悉,林林所上的艺术培训班,正是张莹莹主持开展的满天星艺术团免费培训项目,目前已持续培训了300余场,近4000人次参与。该项目不仅多次成功举办残障者艺术汇演,还多次受邀参加各社区演出活动。在这里,这些特殊的孩子们有了可以培养爱好、锻炼技能的机会,能去发掘与探索自己的价值,开拓自己的潜能,并在过程中去收获勇气和信心。
“人向往美好,人人生而平等,普通人可以,残障人士也可以。”提到开展艺术培训项目的初衷,张莹莹说。
助残,更是帮助一个个家庭
对温勇东家庭来说,张莹莹的出现就像一束光,给一家人带来希望。温勇东第一次见张莹莹,是在2016年的一场残疾人招聘会上,当时他陪着肢体残疾的儿子前去找工作,张莹莹的热情大方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张莹莹的帮助下,温勇东的儿子顺利入职某企业。“当时我也刚好下岗在家,就顺便问了一下她,能不能给我也介绍一份工作,没想到她一口答应了。”温勇东回想。很快,张莹莹就给他牵线介绍了一份位于罗湖区某学校的安保工作。“我们家是典型的一户多残,我的母亲是残疾人,我大儿子也是残疾人,第二个小孩还在读初中,我下岗的话,整个家庭经济来源就没了一半,压力很大。”帮温勇东重新拥有一份工作,对这个家庭来说无疑是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搬到龙悦居后,温勇东到罗湖上班每天要花两个多小时,无暇照顾家庭。了解了这个情况后,张莹莹又主动帮忙,给他介绍了一份离家近的工作。“说实话,我们只是萍水相逢,无亲无故,但她不仅帮我儿子找工作,还如此尽心尽力地帮助我,帮助我们整个家庭,这份无私的爱让人感动。”温勇东说,据他了解,像他这样被张莹莹帮助过的残障者家属还有许多。
“我要像她一样,将无私的爱传递给更多有需要帮助的人。”温勇东表示。
新闻推荐
6月9日下午,高考最后一门生物学考试结束,考生卓弘轩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如释重负地从福田外国语高级中学考点出来。为了犒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