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震霖 李吉莹
安装充电桩使居民充电更方便了,道路整治使得出行更为顺畅,点开政务短信马上就能了解最新防疫政策……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宝安区以“为人民服务”为中心,广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力求为宝安群众解决一批“急难愁盼”问题,从区到街道、再到社区,以党建引领加快弥补环境、交通等方面的不足之处,不断提升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脏乱差的待建地改建成了社区居民集中充电场
位于宝安区西乡街道永丰社区永丰六区64号待建地,因多年疏于管理,黄土裸露、杂草丛生、垃圾成堆,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
“居民需求是什么,待建地如何发挥使用价值?”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永丰社区党委通过走访物业管理处、听取群众代表意见建议等方式进行实地调研,研究制定工作方案。
随后,该社区便协调相关人员与土地业主沟通,和施工方确认实施细节。通过清理场地周边垃圾、硬化场地等措施,将这一待建地变成干净整洁的水泥地,此前的脏乱环境已蜕变为小区的靓丽风景线。
改善后的待建地如何发挥价值?经过了解,这一社区内充电桩数量紧张,存在电动车充电难的问题,部分居民乱拉线给电动车充电,存在安全隐患。为进一步发挥空地的使用价值,社区在美化后的空地上安装了便民充电桩和雨棚,有效缓解了居民电动车充电难的问题。
此外,该社区还组织物业、社区工作人员等力量,实地检查社区居民楼是否有违规充电的行为,并通过张贴宣传单等方式强化用电安全教育,引导居民到充电桩集中充电,确保社区长治久安。
道路“白改黑”让路畅车顺人心爽
道路作为城市中最大的公共空间系统,是城市重要的活动载体,其环境品质的提升对于满足市民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为改善居民交通出行环境,西乡街道对辖区内三条道路进行道路“白改黑”综合整治,即兴业路、悦和路和共和工业路,这些道路大部分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破损严重,影响行车舒适性。
其中,共和工业路一路段上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不分,共享单车无序摆放,压缩了道路空间,造成出行不便。兴业路为城市次干路,双向四车道常常堵车,且路面不美观。
对此,西乡街道进行道路“白改黑”的综合整治提升工作,开展了旧路面修复、沥青罩面、人行道增设和改造、新建及改造非机动车道,施化交通标线等工作。
经过改造,崭新的柏油马路一马平川。告别以往的颠簸不平,平整的地面、绿化,增设的人性化非机动车道使得道路更美观、安全、有序。记者观察到,改造后的兴业路变为双向六车道,堵车问题得到一定缓解,沿路街景也更为美观。西乡街道居民王先生表示:“现在路面更加平稳整洁,出行更方便了。”
“核查通”捡漏助力工作人员精准“扫楼”采样
为推动核酸检测工作精准高效开展,宝安区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打造前端智能分析、中端精准动员、末端智慧调派的“SMART”智慧模式,将科技力量和核酸采样相结合,实现信息精确识别、人员精准捡漏、状态精细掌握,助力全区高效、有序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截至目前,共检测897万人份。
哪些人没有做核酸采样,大数据一目了然。宝安开发“核查通”捡漏查询系统,打通全区实有人口、卫健部门采样数据等平台,关联比对分析出全区“未做核酸采样人员”数据,有效地保障基层工作人员精确掌握底数、精准扫楼核查。
如何让群众第一时间了解防疫相关信息?宝安利用政务短信进行宣传发动,及时将最新疫情政策、社区报备提醒、核酸检测地址、个人健康管理等防疫知识通过三大运营商网关成功发送至1685501名有效用户,方便群众第一时间了解防疫相关信息、加强自我防护。
同时,宝安还启用语音机器人智能问询,针对未进行核酸采样和途经涉疫重点地区的人群,打造AI智能语音机器人协助拨打电话,设置7x24小时8590统一咨询热线。据悉,自AI智能语音机器人启用以来,累计呼叫约16万人次,咨询热线接受群众来电共约5万人次。
新闻推荐
宝安区人民医院上线新生儿远程探视系统,极大缓解父母焦虑 陪伴“屏对屏” 亲子“相见欢”
在新生儿科病房外,医护人员指导家长使用远程探视系统。本报讯(龙华新闻记者黄晓华通讯员欧阳玲文/图)记者昨日获悉,龙华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