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读者在书店购书。 新华社发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当日,全国各地的图书馆、书店、书吧人气剧增。一时间,读书与阅读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通过梳理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亚马逊中国、阿里巴巴、挖财记账等平台披露的读书大数据报告,记者发现了四大明显特征,你感受到了吗?
特征1
人均读书近8本 买书并非都读完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近日公布了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主要情况。调查显示,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9.9%,较2015年的79.6%略有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68.2%,同比上升4.2个百分点;图书阅读率为58.8%,同比上升了0.4个百分点。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同比增加了0.02本;手机阅读率达到66.1%,已经连续8年增长。
而来自挖财记账的一份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国民人均读书消费480元,比上年增长24%。但购入的书籍并非都被阅读完了,可谓“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
特征2
电子书读者易追影视热点
亚马逊中国发布了“亚马逊中国2017全民阅读报告”显示,根据2017年第一季度纸质书榜,有很多近年畅销书,如《解忧杂货店》《我们仨》《经济学原理》《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据介绍,一些热播影视剧因热议、,很多粉丝“等不及更新剧情”直接读原著“消饥解渴”。比如,近期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热播,其原著小说 《人民的名义》与上映前一周相比,纸质图书销售增长了21倍,而电子书同比增长了191倍。
报告同时显示,受诗词类文化综艺电视节目的影响,亚马逊诗词类电子书的销量相比上季度同比提升了154%。
特征3
90后对电子书依赖程度高
手机电子书的风靡,文艺青年的“标配”——— kindle阅读器的出现……都成为现代人接触电子书的渠道。挖财记账的数据显示,7成人有阅读电子书的习惯,其中“90后”群体对电子书的依赖程度最高。而据亚马逊中国发布的数据显示,在过去一年阅读电子书内容占比方面,“80后”“90后”和“00后”受访者分别占65%、64%和56%。
值得关注的是,挖财记账的数据显示,在“90后”群体中存在两级分化的两群人,19%的“90后”一年阅读不完一本书,另一方面,一年阅读量大于10本书的人群占比也高达19%。
特征4
八成读者选择社交平台分享
阅读虽然是个人的事,但是选书和分享行为,让读者彼此有了越来越多的联结。亚马逊发布的数据显示,80%的人会选择通过社交平台分享阅读有关内容,包括微信、微博、豆瓣、知乎等,17%的受访者会在电商平台留下读者评论。据新华社电
新闻推荐
《美国队长3》看点:英雄内讧 续集越来越难拍超级英雄更不好当
《美国队长3》淡化了“反派”概念,讲述超级英雄之间的内部战争。超级英雄片相同的模式、相似的剧情难免让人产生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