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迪亚嬷嬷与琼(右)
剧中的殖民地犹如人间地狱
在艾美奖斩获剧情类最佳剧集、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导演、最佳编剧五项大奖,在金球奖上拿下电视类最佳剧集和最佳女主角两项大奖之后,《使女的故事》迎来第二季。该剧于4月25日在网络平台Hulu开播,共13集。
《使女的故事》改编自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同名小说,原著成书于1985年,在国际上获奖无数,曾被改编成电影、芭蕾舞、话剧、歌剧,如今又以美剧的方式呈现。第一季去年播出后好评如潮,第二季讲的虽然是原著之外的故事,但从已经播出的三集来看,豆瓣评分甚至超过了前作的8.8分,一度冲到9.6分,目前稳定在9.4分。
挖掘女仆之外的人物
除了第一季的演员悉数回归,新《蜘蛛侠》系列的“梅姨”玛丽莎·托梅也会在《使女的故事》第二季中加盟客串。制作人透露,第二季的单集导演有半数是女性,原著作者阿特伍德也深入地参与了剧情讨论。据《纽约时报》报道,制片人布鲁斯·米勒希望第二季关注一些非女仆角色,尤其是莉迪亚嬷嬷:“我们会探寻她的背景以及这些嬷嬷们的生活,同时深入挖掘那些被迫从事家务劳动的女性的故事。”
饰演莉迪亚嬷嬷的安·多德回忆说,拍摄过程中,米勒一度暗示,莉迪亚嬷嬷可能曾经是一名真正的教师。这激发了多德对人物背景的想象,她认为莉迪亚嬷嬷对规则的严格执行来自内心的不安:“它的根源可能是一种深刻的恐惧。如果对自己失去控制,将导致她对世界产生极度恐惧,这会令她无法忍受。”
在已播放的三集中,更多镜头集中在艾米丽和成功逃到加拿大的莫伊拉身上。执行制片人沃伦·利特尔菲尔德说:“我们试图采用多重时间线以及其他创造性的方式,去展现基列国是如何诞生,而这一切又是如何发生的。”即将播出的第四集中,由艾美奖得主切莉·琼斯饰演的琼的母亲即将登场,这个角色此前只在第三集的闪回片段中口头提到过。
新一季故事脱离原著
《使女的故事》第一季改编自原著,背景设定在未来世界,因为遭遇严重污染,人口出生率骤降,基列国建立了男性极权社会,女性被当作国有财产,一夜之间失去了工作、财产和自由意志,部分女性更沦为生育工具,被统一训练成“行走的子宫”,人们称之为“使女”。
在这个世界,各阶层有着标志身份地位的服装颜色,主教是象征威严的黑色,夫人是象征纯洁的蓝色,使女是象征生育与繁衍的红色……女主人公琼,又叫奥芙弗雷德(OfFred,意思是从属于大主教弗雷德),她是其中一位使女,周旋于统治者、统治者凶残的妻子以及为统治者打理家务的年长女人之间;在努力活下去的同时,她还想找到自己被夺走的女儿……
琼的饰演者伊丽莎白·莫斯也是该剧的制片人,她说第二季的风格“更加黑暗”,主要围绕怀孕的琼作为母亲的主题展开。由于《使女的故事》第一季已经讲完了原著中的全部故事,所以第二季的剧情彻底脱离小说,由编剧团队原创。执行制片人布鲁斯·米勒表示:“第二部的叙事中心放在殖民地,也保留了很多第一季没有机会展开的内容,是对那个世界的扩展。”
殖民地生活更为残酷
看过《使女的故事》第一季的观众,一定不会忘记剧中荒谬的“生育仪式”。这里的女人毫无自由和尊严,割礼、绞刑、电击、挖眼,看得人触目惊心。而新一季的风格依旧暗黑、压抑,故事承接上一季的结尾,以琼带头的使女们对莉迪亚嬷嬷进行了反抗,拒绝对同伴珍妮施以石刑。与此同时,琼被发现已经怀孕五周,她在地下反抗军的帮助下逃出了弗雷德家。琼不仅剪掉了头发,烧掉了白色头罩、红色制服,还亲手割去了耳朵的一部分——使女的耳朵都装有追踪器,那是她们卑贱身份的标记。
在上一季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艾米丽和珍妮,则被送到了殖民地,莉迪亚嬷嬷口中那个恐怖的人间地狱由此呈现在观众面前。这里弥漫着死亡和绝望的气息,一边是戴着防辐射面罩的监工,一边是辛勤劳作痛苦不堪的女性,水源遭到化学污染,空气中也弥漫着毒气。
与此同时,通过琼和艾米丽视角的闪回,观众逐渐得知基列国建立的过程。艾米丽在基列国成立前是一名生物学教授,她为争取女性在科学领域的权益和地位进行抗争,却因此连累系主任被吊死。琼也曾是一名职业女性,她经历了账户被冻结、失去工作以及国家遭遇恐怖袭击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就如剧中台词所说:“没有什么会一瞬间改变,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在你还未发现不对劲时就已经被烫死了。”羊城晚报记者何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