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新闻 电影新闻 电视新闻 综艺新闻 音乐新闻
新岭南 > 娱乐 > 电视新闻 > 正文

《延禧攻略》邀传统手工匠人加盟,呈现传统文化新表达 精制古装剧助力非遗传承

来源:南方日报 2018-08-25 12:37   http://www.kcqsx.com/


京绣绣娘手工完成戏服中刺绣。受访者供图

暑假档进入尾声,热播一个多月的古装电视剧《延禧攻略》也将于本周日收官。

除了反套路快节奏的剧情和讨巧的人物设置,《延禧攻略》剧组更专门邀来非遗传承人参照史实对场景、服饰、道具等进行设计创作。为剧作赋予更扎实的历史真实感,也为该剧赢得了持续走高的收视率和话题度。

其中,刺绣、缂丝、昆曲、打铁花、点绛唇等中华传统文化元素成为网络热搜的高频词,掀起了观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兴趣,相关文创产品成为热销“爆款”。

《延禧攻略》在美学追求上的成功经验能否为古装剧创作带来启示?影视作品如何结合现代审美,提高文化旨趣,让中华传统文化真正“活”起来,增强文化自信?南方日报日前独家专访了参与《延禧攻略》美术创作的多位非遗传承人,讲述他们眼中的“影视作品和非遗传承”。

真实感来源于还原历史

《延禧攻略》的服饰妆容,有别于大家所熟识了解的清装剧,少了很多明亮鲜艳的大红大紫,但和大家在博物馆看到的文物画卷更为接近。

据悉,这些新的改变是来源于对历史的反复考究。剧中,清代帝后的服装,都是参照原物设计和复刻的。为此,剧组前期用了5个月的时间进行筹备。设计团队不仅参考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探访了江浙一带做传统手工艺的民间艺人,还参观考察了诸多博物馆,以求全方位深入了解当时的审美风貌。

为了更好地还原道具中细节,该剧还邀请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绣传承人张红叶、苏州缂丝织造技艺传承人顾建东、南京绒花唯一传承人赵树宪等传统手工匠人,参与到了剧中刺绣、缂丝、绒花的制作中。

该剧的造型设计宋晓涛介绍,她在查阅史书典籍后发现,真实历史上的清宫服装和许多当代观众理解的不太一样,“它其实是非常简约,而且有点汉化的感觉”。原存于圆明园的《乾隆及后妃图卷》可以印证这一观点。画卷中除宫廷专用的明黄色袍服外,宫廷内其余服装色系均饱和度较低。

全面展示京绣技艺

京绣传承人张红叶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名绣娘参与《延禧攻略》的服装制作,其中有三位“60后”的绣娘靖凤英、靖凤霞、靖凤荣三姐妹,从小学习京绣,还曾经参与修复故宫文物的工作。

张红叶介绍,为了展现剧中人物的雍容华贵,绣娘们主要采用盘金绣、绒线绣、打籽绣、圈金绣、钉珠绣等方法。“打籽绣像一颗一颗的小颗粒,中间是有一个小孔的,这样做出来的图案就比较富有立体感。”张红叶说。由于这些刺绣都依靠人手一针一线完成,剧中乾隆的一套绿色的衣服前后大概花了半年的时间才完成,在不到20厘米的龙头纹样上面,就使用了传统京绣里面的四种绣法,以展现帝王的尊贵。

在张红叶看来,影视作品的走红为传统刺绣的传承带来了新思路:“现在"90后"很少会选择学习刺绣技艺,但《延禧攻略》给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魅力的机会,引来了很多的关注。”

对于刺绣未来的传承与发展,张红叶表示,希望刺绣能走入校园,“作为一个从事20多年的手绣工人来说,我真诚地呼吁大家,前辈留给我们的这一笔财富,我们有义务保护它,因为这是日积月累提炼出来的手艺。”

拍摄现场激发创作灵感

苏州缂丝织造技艺传承人顾建东来到剧组帮助制作道具,他一抵达拍摄现场就感叹,“现代人对于传统工艺的了解仅限于博物馆、书籍、图片等平面的物品,但剧组的现场布景,是立体的、真实的。这种代入感激发了我的创作灵感。”

他介绍,缂丝工艺是纯手工织出来的,但在工艺上也进行了创新,这种创新也体现在了《延禧攻略》的美术创作中。比如剧中太后手中的扇子,前后共花费20天的时间做成,不仅采用传统的缂丝技艺,还加入苏绣中的双面绣,增加画面的真实性、灵活性。

顾建东欣喜地看到,相较于网络和文字,《延禧攻略》剧中这种考究的制作场景的展示,不仅增加了缂丝扇子的销量,更吸引了大批年轻一代学习缂丝工艺。“很多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之前只听说过缂丝,都没有见过真的成品,在剧中看到了之后,都纷纷联系我要来学习。”

■启示

用影像抓住非遗的基因

对于通过热播影视作品推动非遗传承,观众中也有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能“直达”年轻人层面是好事;也有人认为影视作品很难完全还原历史真实,容易误导观众。

对此,南方日报记者采访了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学术委员高小康,他认为,“非遗的传承用心比严谨更重要。”在高小康看来,“非遗不是一个很严谨的东西,用严谨来衡量非遗保护,一味强调具体细节是什么,其实不是一个很恰当的说法。民俗:首先它是民间的;第二它是很俗的;第三它是活的,它总在变的。我们要关心的是,非遗是否把它的基因抓住了,这才是最重要的,而不应该用是否严谨来评价。”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在影视作品中,植入非遗元素对非遗的传承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最终效果还是取决于影视剧制作是否精良。“从艺术层面来说,只有能真正做出画面的质感和历史感,它的文化传承才能有真正吸引人的魅力。非遗传承所需要的那种基因,才能体现出来。”影评人易寒认为,通过影视作品来传承非遗不失为一个创新“活”化的新思路。对于竞争日益激烈的影视市场而言,也需要更多尊重历史、大胆创新、用心打磨的佳作。

南方日报记者毕嘉琪实习生李慧朋郑璐瑶

新闻推荐

《如懿传》全球开播抗得过《延禧》吗?

由汪俊执导,新丽传媒出品,周迅、霍建华主演的清宫剧《如懿传》20日晚开播。该剧从开拍就备受瞩目,后多次延播吊足了观众...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延禧攻略》邀传统手工匠人加盟,呈现传统文化新表达 精制古装剧助力非遗传承)


 
频道推荐
  • 印度电影《调音师》是狗尾续貂还是再续佳作 反转有点多 折射出社会与人性
  • 与壹心娱乐和平解约,开始组建自己的团队 “关关”乔欣其实挺有想法
  • 春日 “彩格纹”舞曲跳起
  • 电影《天火》发布会 王学圻昆凌携手演绎“父女情”
  • 纪录片《龙虎武师》 集结最强“武师阵容”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