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英
简易风格的沙发、古朴的英式留声机、旧式打字机、水晶吊灯,似有似无的音乐……店内只有七八个人,有的在读书,有的在上网,有的在找书,有的在发呆。
Ireading大热书馆,不免有些冷清。但却符合我的心意,好的书店就应该是安安静静的,才有可能成为爱书者、思考者的乐园。
第一次来这家书店是在那年盛夏的一个周末,天很热,但我还是走出家门,寻找心仪的书店。而走进这里,一下子就感觉清凉,心安。那之后,我数次出入大热书馆,办会员卡,每次买书之外,还借书回家。这样,又可以有理由再来书馆。
狭长、高深的开间,琉璃吊灯古朴、优雅,一面墙是书架,摆放整齐,两张桌子上是新书和重点推荐的书,以人文社科类为主,并有许多港台原版书,手工创意、设计书,旅游精美装帧本等。
如果说一楼是书店,二楼就是书房。从厚重的木质楼梯走上二楼,两面墙上是张国荣的剧照、专辑封面、生活照——两位年轻的女店主中有一位是荣迷,这样的摆设一定深得常州荣迷心,也使这里有了文艺气息、怀旧感觉。
里间很安静,古旧原木桌椅,红蓝相间粗麻布面坐垫,靠墙书架摆满书籍、杂志。流溢的阳光被花草、窗帘过滤,时光缓慢而柔软。我如同在自己家的书房,自在,随意,安心。
两位年轻女子面带微笑,话语轻柔。据说一位姓吴,一位姓孟。过去,她们是同事。如今,她们是合伙人。我来过几次,分不清谁是吴,谁是孟,与她们只是简单地聊几句,并未想到采访。就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感受书店的一切吧。
在家里读书不是更好吗?当然,但又不一样。家里的书毕竟没有店里多,而且差不多都读过;家里容易让人坐姿懒散、心有旁骛,这里更能集中注意力,更珍惜时间;体验一种“读书文化”,感受不同书店的气氛和灵性,在充满人情味、具有艺术气息的所在,也许能激发些灵感吧。
书馆也是我与朋友相聚的地方。也是一年夏天的一个周六下午,我和朋友雪来到这里,两个人各挑自己喜欢的书,坐在不同的地方,互不相扰。我从书页中抬起头,阳光从窗外射进来,照在雪身上,她的蓝色衣衫与蓝色墙面如此协调,雅!柔!美!我不由自主拿起手机,对准她的身影。雪静静地读书,并未发觉我用手机拍她,我也只拍一张,不想打断沉浸在书中的她。几天后,我把照片传给雪,“不好意思,我那天偷拍你的。不过,读书的女人是最美。”她回复一张笑脸,秒用这张照片做微信头像。
正巧,报社举办“用移动4G,拍和美常州市民手机微摄影比赛”活动,我突发奇想:参赛!传播书店之美、读书人之美。经雪同意,我在微信上传这张《读书的女人是最美》的图片到举办方。关注、投票的人还挺多,最后排名获得优秀奖中的第一名,并非我拍得好,而是书店环境,以及读书人的自然状态感染众人吧?这是我在大热书馆得到的另一种收获。
行走书店
2015年初夏的一天,我与好友霞在中国大运河申遗首批申遗点、无锡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行走,度过一整天慵懒、恬淡时光,印象最深的是遇上民谣歌手钟立风的行走书店。
走到曲折、幽长的南下塘尽头,我看到南下塘236号有一栋小楼,是民国时期的老建筑南区第三段海宁救熄会旧址。屋檐挂起墨绿色雨篷,上书英文“WALKING BOOKSTORE”,这就是行走书店!因为一直眷恋书香,我在每个城市行走时都留意书店,尤其是具有人文特色的独立书店。前些时候浏览新浪微博得知,诗人、国内新民谣代表人物钟立风将在无锡古运河边、清名桥边开一间行走书店,但未明确开业时间。我曾买过钟立风的《像艳遇一样忧伤》《没有过去的男人》等随笔集,对他的生活态度、创作经历有所了解,因而想探访这家书店。2015年6月,钟立风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2015第11届中国青年领袖”。我更想知道,他开的书店有什么样的风格和气质。
我与霞走进去,看到老式吊灯,老式吊扇,古朴、素雅;两面高墙排满原木书架,全是文学、艺术书籍;三张小圆桌,几把木椅,两张布艺沙发,供客人闲坐、读书;楼梯形成斜墙,上面挂满大大小小时钟,我数了一下,19只!不知是喻意主人姓钟,还是时光在读书中消磨的意思,也许就是别致的装饰;楼梯里面白墙上挂着镜框,里面是人物肖像,共有18幅。我猜,这可能都是他喜欢的作家。我问年轻的店员:“书店正式开业了吗?”他说:“还在试营业中。”我又问:“钟先生最近在无锡吗?”他说:“钟老师前几天都在的,今天去演出了。”我感到一丝遗憾:要是早来两天,也许能与他见面,聊聊呢。但转念一想,顺其自然,保持一些距离和神秘也好。有两个学生模样的女孩儿坐在沙发上看书,不知是否慕钟立风之名而来。
我取下《逛书店》一书,霞拿的是《微书话》,都是“书房一角”丛书之一,我们总是心有灵犀。一张小圆桌上有饮料名称和标价,手写于一张不起眼的白色纸片上,第一栏是“热恋吧,姑娘”,还有“牛奶树”“行走咖啡”“铁观音”等,我问“热恋吧,姑娘”是什么饮品,小伙子说是芒果加红茶,冰的。哈,这一定是钟立风的创意。点好两杯“热恋吧,姑娘”,我们走上木楼梯到二楼,屋内有几张旧桌椅,一角还有一个小小木屋,那就是钟立风微博中说的“闺房”。站在窗口,看到一段运河、清名桥一角和重叠的屋檐。依窗而坐,满堂寂静,真是喝茶、读书、远望、发呆的最好所在。
“字吸,歌呼”,是钟立风的诗意人生。“行走书店的特别之处在于,每一本书都是我自己亲自挑选。”这个书店也是他的私人图书室、行走江南的驿站。这一隐藏在小巷深处的行走书店,低调、安静、文艺,有点大隐隐于市的感觉,城市的忙碌和喧嚣阻隔在外,时间在这里一定过得很慢。
两个人各自翻着手里的书,慢悠悠地啜一口透心凉的饮品,有一句没一句地说话,真想就这样在此坐下去,直到黄昏,甚至深夜……但总是要回到自己的城市、自己的家,我们下楼,我买了一本台湾作家林文月的《三月曝书》,结好账,我问年轻的店员:“可以拍照吗?”他说:“可以。”我们在书店内外拍几张照片,留下书和钟的影像。
离开安静而丰富的书店前,我仔细阅读一块墨绿色木板上用中英文写的一段话:
“行走书店,是由一缕炊烟文商集团联手作家歌手钟立风共同创办的独立书店。阅读,行走,动静相宜。然,阅读如同行走,行走在故事断想,字里行间;行走亦如阅读,阅读着一山一水,人情俗世。
“行走书店,会行走的书店。就像一本书,一曲音乐,循环往复,流动不已。书店地址无锡市南下塘236号,系民国年代救熄会之所在。
“我不是在行走,就是在书店……”
这是钟立风的手笔,是他的书店宣言。
前时,给无锡作家黑陶发邮件,问他行走书的事情,他说已经没有了,不在了。
但行走书店,仍存在于我行走的记忆中……
繁华静处慢书房
繁华静处遇知音。
2013年早春,我在新浪微博偶见慢书房。这句主题语,以及一朵云里繁体字“书”的标志、140字的“慢品好书”“慢书慢读”推介、“慢沙龙”读书分享会,让我心生欢喜,遂加关注。
慢是一种个性、一种风格、一种精神。在高度紧张、忙碌的时代,人们被裹挟其中,脚步越来越快;社会呈现多元化状态,书店和书籍的生存遭遇挑战,读书成为一件奢侈的事、一种寂寞的行为。但总有人愿意沉浸于文字世界,收获精神享受。
当年初夏,我的两本书《在季节深处微笑》《于时间边缘静修》出版。想到苏州有一群媒体同行和作家朋友,把大家召集一起,赠书,喝茶,聊天,该有多好?可是在哪里聚呢?
慢书房!
我在微博上私信慢书房,说明意图,得到回复。拨打负责人罗先生手机,他热情而爽快地说:“好啊,欢迎!”
盛夏的一个周六下午,我从常州乘动车到苏州。
新闻推荐
讯据新浪娱乐报道,谢娜与好友沈腾近日一起参加节目,一登场就不断跟对方互相爆料。谢娜自曝:“沈腾是真的怕我。”原因是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