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近照。(资料图片)
郑玄
凡有华人处,皆有金庸书。
谈论起武侠世界的巨匠,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金庸先生,作为中国乃至世界侠文化的泰山北斗,实至名归。
近期心血来潮,再度翻出珍藏的卷书《射雕英雄传》,一壶上好的碧螺春佐餐似乎不够。我认为,品读《射雕英雄传》经典,一壶烈酒,更能让读者领略那一腔传世的侠骨柔情,对年轻的几代人,都可谓醍醐灌顶。
我,便是其中一位。
笔下的江湖,是浓缩了的人生。
读《射雕英雄传》,不经意间便晕染了那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江湖里的书韵,多了几分刀光剑影,尔虞我诈,不知不觉就悟出了那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豪迈。江湖里的书韵,多了几分成王败寇,侠肝义胆。
如今的我已过了而立之年。印象最深的,还记得很小的时候,一段时间里,总是听到大舅说到《射雕英雄传》。而那个时候,自己不过几岁,只记得大舅在说《射雕英雄传》的时候眉飞色舞的样子,自己哪知道这部传世经典的魅力。随着年纪渐渐增长,才知道大舅所说的《射雕英雄传》,就是1983年黄日华、翁美玲领衔的港版电视剧《射雕英雄传》。后来,这部小说一拍再拍,将侠世界的风雨江湖不断展现。
直到2003年,我从东北老家来到福建读大学,当时正在热播央视版李亚鹏、周迅主演的《射雕英雄传》,我便一头扎进母校的侨总图书馆,找出尘封已久的原著,如饥似渴地拜读。接下来便是每天晚上宿舍熄灯之后的卧谈会。作为金庸粉丝中的“菜鸟”,我自然会问一下在老资格金庸读者看来弱智的问题。同学炜舒从一开始的半嘲笑半讲解然后开始打呼噜到兴致勃勃地坐在床铺上谈到半夜,书中的郭杨之义气,靖蓉情缘,蒙古大漠到江南水乡,西域白驼山再到东海桃花岛,纵横跌宕,交错起伏的故事情节和变幻绝伦的人物,也就成了当时作为大学生的我茶余饭后的谈资。
在《射雕英雄传》里,不必说气势恢宏严丝合缝的时代背景,哪怕单单是那配角的名字,也是倾注了心血:郭靖之父郭啸天之名,引自岳武穆的那篇气吞山河的《满江红》:“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当中的营养更是如同龙肝凤髓,海绵之水般汲取不尽:无论是大师深湛的文学功底和文化底蕴,还是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和内涵,自是令我恍然大悟。里面教会我的,是对是非善恶的辨别,走光明正道的提醒,不忘初心,独运匠心,才能成为生活中的大宗师,才是真正的中神通,才能读懂生活的《九阴真经》,问鼎人生的华山之巅!
无巧不成书,2005年12月5日,泉州华侨大学陈嘉庚纪念堂人声鼎沸。金庸大师现身现场,同包括我在内的大学生分享他的侠文化。大师用最平淡朴实的话语,谆谆告诫,娓娓道来。这一场真正的华山论剑,是一生的幸事。
那“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的豪迈与傲骨,是时间的砥砺和智慧的酝酿。正如郭大侠和黄蓉的爱情欲速则不达,必须假以时日,用分分秒秒细节的积累,经历波澜壮阔的心路历程才能修成正果。
2015年春节,我有幸和一位女神共同演绎《铁血丹心》,厚积薄发赢得满堂彩,因为我知道,只有历历在目的画面,烂熟于心的情感,才能把那首《铁血丹心》演绎出别样的经典。
读《射雕英雄传》,正如品透百味人生后,方能成为生活的大侠。
新闻推荐
一个新婚不久后失去丈夫的女人,如何在几十年间成长为受人尊敬的女企业家?刘家成执导,蒋雯丽、倪大红、田海蓉、乔大韦领衔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