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可以治疗疾病,但是也能够引起人体器官损害,肾脏就是最易受损害的器官之一。“国内的临床统计数据显示,约1/4的肾功能衰竭病例与药物毒性相关。”中国药理学会肾脏药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药理系主任杨宝学教授介绍说。
药物在肾脏浓缩
正是由于肾脏的生理功能特点,使得药物对肾的损伤更需要关注。
肾脏里的血流速度非常快,一个人每天流经肾脏的血量约是180升,但是从肾脏排出的尿量却仅有约1.5升。这就说明肾脏通过浓缩功能,把流入肾脏的99%的水重吸收回去,而血液中的代谢产物和毒物仅通过1%的水排出体外,所以,药物在尿液中的浓度比在血液中浓度高出几十倍到上百倍,这个过程也称作尿浓缩。
杨宝学介绍,浓缩使得肾组织内的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器官组织,尤其是肾小管内及肾小管周围的浓度更高于其他组织,如果此类药物是对肾脏有高毒性的药物,那么就会对肾小管细胞产生毒性,造成肾小管直接损伤;或者,导致肾脏缺血,造成肾脏组织缺氧性损伤。此外,某些药物(比如磺胺类药物)浓度过高后会形成结晶析出,沉积后堵塞肾小管、肾盂或输尿管,造成急性梗阻性肾脏损害。
哪些药物最伤肾
杨宝学介绍,目前明确对肾脏有损伤的药物中,西药约有150种以上、中药约有50种以上,其中以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一些抗肿瘤药物和部分毒性较大的中药对肾脏损伤最严重。
在西药中,比较常见的、能损害肾脏引起毒性反应的药物以抗菌药和抗肿瘤药物为主,还有部分非甾体抗炎药、抗癫痫药、麻醉剂、金属络合剂和各种血管造影剂等等。
抗菌药类:氨基糖苷类中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毒性作用最强,还有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和链霉素;青霉素类,各种半合成青霉素均可诱发肾脏损害;头孢霉素类,第一代头孢霉素毒性最明显,第二代、第三代头孢霉素毒性较小;其他如多黏菌素、两性霉素B、万古霉素、磺胺药等也有肾毒性。
抗肿瘤药物顺铂、甲氨蝶呤、链氨霉素、亚硝基脲类(卡莫司汀、氯乙环己硝脲),非甾体抗炎药包括吲哚美辛(消炎痛)、布洛芬、保泰松、吡罗昔康(炎痛喜康)、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及萘普生(甲氧萘丙酸)等都有肾毒性。
在中药中,医学界普遍公认对肾脏毒性较大的植物类中药有关木通、雷公藤、益母草、草乌等。例如:雷公藤,别名断肠草,看过武侠电视剧的人都应该不陌生;动物类中药有斑蝥、鱼胆、全蝎、蜈蚣等;矿物类中药有砒霜、朱砂等。
杨宝学表示,有的人对药物敏感,短期服用以上药物就有可能造成肾衰竭,比如:含马兜铃酸成分的关木通,一旦服用量大了,几服药就有可能导致肾脏衰竭。
不滥用药物最关键
有些人认为中药是安全的,听别人说什么药方有效,自己也照样去药店买几服回来吃,有时难免有乱用、滥用的情况,而忽视了“是药三分毒”的忠告。
杨宝学认为,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都不能“听说”有效,自己随意买来就吃,而是应该去正规的医院,由医生根据病情和个人身体状况对症开处方,遵医嘱用药。
尤其是那些本身肾功能较弱的老年人和肾功能低下的人,更不要自行盲目用药。需长期服药时,要考虑该药是否经肾脏排出,在剂量上要调整,避免因肾功能排泄能力弱,药物蓄积在体内,导致肾脏功能进一步受损。
在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时,若已经知道某种药物对肾脏有损伤,则在选择其他药物配伍时,最好首选不从肾脏代谢的药物,比如选择从肝脏代谢的药物,或者考虑对肾脏损伤较低的药物。
另外,切忌滥用秘方和民间偏方。据人民网
新闻推荐
在这个时代,女性承担着越来越多不同的社会角色、家庭角色,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活跃度也越来越高。过去女性有过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