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条、粢饭、石库门,自行车铃声轻轻划破晨光熹微——这是经久不变的上海早晨。穿围裙买汰烧、独自拉扯大子女三人的絮叨老父亲,刀子嘴豆腐心、爱往人民公园相亲角替小辈探路的操心姑姑,管闲事包打听、但谁家邻居有急事时总能施援手的里弄阿姨——这些,都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海派人物。近日,电视剧《幸福一家人》在北京卫视开播,一登场就领跑同时段收视榜,CSM52城收视份额破3。一度被揶揄为“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海派剧再次赢得观众缘,凭什么?执导该剧、自诩为“八点档导演”的冯凯说:“锅碗瓢盆、衣食住行,都是我们想要呈现、描绘的对象。”
《幸福一家人》定位家庭伦理剧,“俗”是它最迷人之处。
相比一些电视剧剧情的肤浅、老套接地气的《幸福一家人》触及人心柔软处
《幸福一家人》的男主人名叫房永福,几十年来独自经营一家手工面坊。他的第一任妻子早早离世,留下女儿房天心和儿子房天忆;后与再婚妻子生下小儿子房小龙,又遭妻子离家——— 老父亲独自拉扯大三个儿女的家庭设置,“八点档”家庭剧的复古风扑面而来。
合成这股复古风的,还有许多看了又看的桥段。在该剧的职场戏里,女性在职场上可能遭遇不少困境,如逃不出她与上司间的流言、躲不过酒桌上的骚扰;而男性可能碰上的难题,常常是被家庭事务耽误的雄心壮志。爱情戏也不高明,姐弟恋、欢喜冤家、富家女和穷小子的不对等爱情,这些套路已经演过无数遍。若不是董洁和翟天临把那对男上司和女秘书演得甜中带萌,若只看肤浅的职场戏、老套的爱情戏,观众恐怕早就愤然转台。
可剧中的亲情戏实在能留人。名为《幸福一家人》,实则老房家也有难念的经。子女三人在工作上、爱情上都不如意,回到家也各自回房、各存心事。看似住在同一屋檐下,但一家人坐在一起说说话,也不容易。该剧一开篇就描绘了一位父亲渐渐失落的一天:清晨为儿女买早点。喊醒子女后,目送他们丢下啃了一口的早饭匆匆上班。一整天,父亲都守着手机,想等来儿女们的一声生日祝福。大半天光景过后,终于有孩子记得这一天,可好不容易约好生日宴,三个子女竟因各种各样的原因无人前来。看着剧中父亲眼里的光一点点黯然,网上有了这样的观剧建议:其他情节可以漫不经心地看,把细看慢品的时间留给老父亲。
有评论道出观众集体心声:只要父母在,家就永远有盏等你的灯;只要父母在,家就有碗热腾腾的汤。妈妈的唠叨、父亲的数落,不外乎这么几句话:“吃了吗?”“多穿点。”“怎么这么晚?”这恰恰是剧中房永福最常说的台词。看到电视剧“俗”到了这个份上,现实中有多少忘记父母生日的我们,观剧时就有多少感慨的心——— 奔跑向前的年轻人值得为家为父母放慢脚步吗?
剧情设计如果“温度适宜”“八点档”也能吸引更多观众
前20集,李立群饰演的房永福就是位 “付出型”父亲。他的周到不仅体现在包办家务的辛劳上,还渗透在他身兼母职的心思细密处。他知道婚事是女儿的心头刺,总会有意识切断相关话题,以免女儿尴尬。他能体会大儿子在“不对等的爱情”里所生出的挫败感,所以甘愿主动放下姿态,与准儿媳推心置腹。他还担心小儿子在感情上过于草率,早早在女方家长面前拍胸脯做担保。
当老房的人生重心不遗余力地倾向孩子们,孩子们反生逃离之心,生出各类渴望亲近又害怕亲密的心理。天心向父亲开口借钱,凑成首付,买下房子。天忆不仅接受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也接受了对方要求自己断绝父子往来的非分要求。就在房家已经站在分崩离析的边缘,父爱可以有两种走向:继续像个旧传统里的父亲一样牺牲自我,最终滚烫的爱让孩子们渴望亲近又害怕亲近;或者急降温,用另一种冷处理方式中和之前的烫。《幸福一家人》选了后者。编剧在20集过后,给房永福挑了一条这样的路——— 起诉儿女。针对这样的设计,导演说:“煽情过头就不好了,情绪太满,有时就是戏剧的敌人。”在他看来,“八点档”本身也在变,之前讲究“要爱就爱到极致,谈付出就必须付出到尽头”,好像老父亲不为儿女操碎心、甚至卧病在床,就对不住“八点档”。可随着年龄增长,创作者渐渐意识到,过分煽情的浓烈情感需要降温,朝着生活的“适宜温度”靠近,懂分寸的“八点档”才会让大家在会心一笑中看到自己的模样,得到生活的感悟。(王 彦)
本版图片均由本报采集
请作者与本版编辑联系,以便支付稿酬
新闻推荐
《我就是演员》进入导师战队PK赛 韩雪短时间解锁唱戏“新技能”
信息时报讯(记者蔡慕嘉)随着导师分组赛进入尾声,正在热播的《我就是演员》也宣告进入下一轮演技对决:导师战队PK赛。今晚的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