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现场。
妮基·圣法勒作品“娜娜”。
南都讯记者黄茜发自北京11月22日,“妮基·圣法勒———二十世纪传奇女艺术家及她的花园奇境”展览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一号馆启幕。展览展出20世纪最受欢迎的艺术家和最重要的女性艺术家之一妮基·圣法勒的代表作品近百件,包括“娜娜”系列、“射击”系列以及艺术家个人的数段精彩的纪录片片段。妮基·圣法勒曾耗费二十年时间打造魔幻的“塔罗花园”,在今日美术馆一号馆主厅的展示空间,此次部分复原了“塔罗花园”的代表性元素。
出逃的富家女
出生在法国塞纳河畔的妮基·圣法勒是不折不扣的淑女。她的父亲是位银行家,来自法国的世族家庭。这个生长在富裕家庭的少女并没有获得应有的快乐和幸福。11岁起,妮基就被父亲虐待。母亲得知此事后,只是告诉她“不要张扬”。这些事情,她后来在自传《我的秘密》中大胆披露,一度引发欧洲社会哗然。她出落得愈来愈美。母亲打算把她嫁给一个有钱人。但妮基厌倦了可怕、压抑和扭曲的中产阶级家庭生活,不愿意重蹈母亲覆辙。为了独立,妮基·圣法勒很早就开始做时装模特。她天赋很高,16岁就登上《生活》杂志的封面,19岁登上法国《Vogue》杂志的封面。18岁,她和小时候的玩伴哈瑞·马修离家私奔,搬到马萨诸塞州的剑桥生活。马修在哈佛大学修习音乐,妮基则在医生的建议下开始作画。童年的创伤和梦魇留给她严重的精神疾患,而艺术提供了救赎之道。
“射击艺术”和“娜娜”
1961年,妮基将一些聚乙烯涂料的袋子藏在木头或金属制成的绘画里,表面再覆盖上一层熟石膏。然后,她用一把22口径的步枪对着雕塑进行射击。颜料随之迸射,在画面上形成炸裂的效果。这个愤怒的挑衅行为,让当时的艺术圈为之震颤。
妮基一度执迷于颜料喷溅而出的感觉,她太喜欢它了。直到有一天,她警觉到,执迷也是一种牢狱,于是彻底停止了射击艺术的创作。“因为她总是在寻找自由。”布鲁姆·卡尔德纳斯说。
最为著名的“娜娜”(LesNanas)系列,灵感来自于艺术家拉里·里弗斯怀孕的妻子克拉丽丝。妮基创作了一系列体态丰满的女性雕塑,她们有着黑色、黄色或白色的皮肤,她们着装艳丽,她们的姿态类似马蒂斯画中的人物。这些娜娜显得那么可亲,她们散落在美术馆的各个角落,浑身散发着美与活力,甚至还带有一些幽默感。
“艺术史上的女性都是由男性创造的,那些女性总是一种欲望的对象。而娜娜不是欲望的对象,她是自然生长的女性,但她非常的性感。”布鲁姆·卡尔德纳斯说。
永不凋谢的“花园”
在今日美术馆展览的开篇,有一段几秒钟的简短录像:妮基坐在橘红色的旋转椅上,俏皮地对准镜头说:“我是妮基·圣法勒,我创作公共雕塑。”早年妮基的艺术或许用于发泄愤怒、挑战权威、自我疗愈,到后来,她的艺术愈来愈偏重分享、给予以及给人带来思考和愉悦。
1974年,妮基向她的朋友———一位法国公爵讲述了自己以塔罗牌为符号创作一个雕塑花园的梦想。这个朋友恰好在意大利托斯卡纳卡拉维奇奥拥有一块土地,于是慷慨地将其转赠妮基。此后的二十年,妮基为托斯卡纳的塔罗花园奉献了自己全部的精力。“塔罗花园是妮基创造的属于自己的童话。”布鲁姆·卡尔德纳斯说。
“塔罗花园是妮基的精神核心,是她最重要的作品。”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今日美术馆的主展厅,部分复原了塔罗花园的元素。如世外桃源般,一道走廊悠然拱立,几个娜娜翩然起舞。
2014年,法国大皇宫推出妮基·圣法勒大型回顾展,观展人数超过50万人次,创造巴黎大皇宫史上观展人数的最高纪录。2017年,Dior于巴黎时装周发布2018春夏系列时装秀,以妮基的塔罗花园为灵感。以这种方式,人们纪念她永不凋谢的艺术。
专访妮基·圣法勒孙女
布鲁姆·卡尔德纳斯
南都:妮基为什么如此执迷于“花园”?
布鲁姆·卡尔德纳斯:因为花园是一个介于自然和文化之间的空间。它是自然的风景,但又受到人们的设计和控制。花园也是人们的聚会之地,家庭在这里相聚,情人在这里约会,它更是一块自由的飞地。在没有屋顶的情况下,你的头脑就毫无拘束。所以花园对于妮基非常重要。
南都:妮基的作品“娜娜”创造了一系列丰满的、色彩鲜丽的、姿态欢乐的女性雕塑。它们代表了妮基眼里理想的女性形象吗?
布鲁姆·卡尔德纳斯:在她心里并没有一种理想的女性。正好相反,女性可以是任何样子的。美来自任何肤色、身材、形状,一个女人可以高,可以矮,可以胖,可以瘦,可以是梨形,可以是苹果形,怎么样都可以。“娜娜”系列更多是解放女性的身体,而不是说这样是好的,那样是不好的。
新闻推荐
雪乡旅游都“明码标价”了为什么还有人表示“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又到了去北方看雪的季节。雪乡的风光仿佛童话里...